天安字典

《赠曹大夫三绝》

时间: 2025-05-12 10:26:03

诗句

落落明珠骇暗投,知君所得在无求。

直须言下通非句,识取澄潭皎洁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26:03

赠曹大夫三绝

作者: 韩维 〔宋代〕

原文展示:

落落明珠骇暗投,知君所得在无求。
直须言下通非句,识取澄潭皎洁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明亮的珍珠在黑暗中闪耀,令我惊叹;我知道你所获得的并不是出于求取。
只需直言而出,便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识得那清澈的潭水在皎洁的秋天里。

注释:

  • 落落:形容明亮、闪耀的样子。
  • :惊叹、震惊。
  • 无求:没有追求或要求。
  • 言下:直接说出来。
  • 通非句:理解其中的深意。
  • 澄潭:指清澈的水潭。
  • 皎洁:形容明亮、洁白的光辉。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明珠”常用来比喻才德出众的人,而“澄潭”则象征清澈的心灵和深邃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德辉,号少华,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在宋代,士人之间的交往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情谊与志向,此诗是作者对曹大夫的赠言,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品格的认识。

诗歌鉴赏:

《赠曹大夫三绝》是一首表现作者对朋友的赞赏以及对智慧与品德的推崇之作。诗中用“明珠”来比喻曹大夫的才华,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明珠骇暗投”不仅描绘出明珠的光辉,也暗示了在平凡中脱颖而出的非凡之处。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曹大夫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知君所得在无求”进一步深化了思想内涵,表明曹大夫的成就并非出于贪求,而是源自内心的追求与沉淀,令人敬佩。同时,诗中提到的“澄潭皎洁秋”,则是对曹大夫精神境界的描绘,暗示其内心的宁静与清澈,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超凡的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对真理、智慧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落落明珠骇暗投
    描述明珠在黑暗中的耀眼光辉,表达了作者对曹大夫才华的惊叹。

  • 第二句:知君所得在无求
    明确指出曹大夫的成就不是出于贪求,而是发自内心的追求。

  • 第三句:直须言下通非句
    强调直接沟通的重要性,表达对真理的渴望。

  • 第四句:识取澄潭皎洁秋
    通过“澄潭”意象,表达了对清明心境和高尚品德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曹大夫比作“明珠”,强调其非凡才华。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
  • 象征:通过“澄潭”象征高洁的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曹大夫的赞美与敬仰,强调了真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品德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明珠:象征才华与光辉。
  • 澄潭:象征清澈的心灵与高尚的品德。
  • :代表成熟与宁静,暗示人生的智慧与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落落明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黑暗
    • B. 才华
    • C. 无求
    • D. 澄潭
  2. 诗中提到的“无求”是指什么?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内心的平静
    • C. 不求回报的付出
    • D. 追求真理
  3. “澄潭皎洁秋”中,秋天象征着什么?

    • A. 暗淡
    • B. 生命的结束
    • C. 成熟与宁静
    • D. 幼稚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李白
  • 《送友人》——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赠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与赞美,但更侧重于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追求;而韩维的《赠曹大夫三绝》则更注重对内心修养与品德的赞美,展现出宋代士人的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韩维诗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中丞归本道(一作送人作使归) 送普上人还阳羡(一作皇甫冉诗) 送韦判官赴闽中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送归中丞使新罗 秋兴 送孔征士 晚至华阴 送元侍御充使湖南 寄张仲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桃开头的成语 遥堤 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禀复 单耳刀的字 百年谐老 雏鹰展翅 八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怯防勇战 调丝品竹 汤饭 空废 普罗美修士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