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7:1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10:32
送李阁使出守冀州
作者: 韩维 〔宋代〕
天子仁恩抚四陲,
边兵坐饱太平时。
只知使者持金絮,
不识将军有鼓鼙。
君去守藩忧就重,
古来忘战志当危。
祖门事业如南仲,
无使家声愧鼎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阁使出守冀州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天子对边疆的恩惠抚慰着四方,边境的军队在太平时期也安逸享乐。使者只知道持着金银绸缎,根本不知将军在战鼓的催促下辛苦作战。你出征守卫边疆,责任和忧虑加重,古往今来忘记战斗的志向在危机时刻是多么危险。祖辈的事业就如同南仲(指南仲孟氏的祖先),不要让家声蒙羞于鼎彝(古代祭器)。
韩维,字景仁,号少游,宋代诗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以诗词和散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本诗写于李阁使即将出守边疆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李阁使的送别以及对边疆守卫责任的深切思考。诗中体现了对和平时代安逸生活的批评,以及对将士的褒扬与期望。
这首《送李阁使出守冀州》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安逸与责任,传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关怀。诗的开篇以“天子仁恩抚四陲”引入,展现了皇帝对边疆的重视与关怀。然而,接下来的“边兵坐饱太平时”则揭示了士兵们在安逸生活中逐渐忘却了应有的警惕与责任。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当下清平生活的反思,也反映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只知使者持金絮,不识将军有鼓鼙”,更是生动地描绘了使者的奢华与将军的辛劳之间的鲜明对比,使人不禁对那些在边疆坚守的将士产生敬意与同情。最后两句“祖门事业如南仲,无使家声愧鼎彝”则是对李阁使的期许与鼓励,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事业,维护家族的声誉。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展现了韩维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对将士的敬重。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敬意与关注,同时对安逸生活的批评,强调了在和平时期更应保持警惕、牢记责任,传达了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韩维的《送李阁使出守冀州》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边防将士的敬意
B.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C. 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D. 对军事策略的分析
诗中提到的“祖门事业如南仲”中的“南仲”指的是?
A. 一位将军
B. 一位文人
C. 孟氏的祖先
D. 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