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3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35:45
送普上人还阳羡(一作皇甫冉诗)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
残雪入林路,暮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普上人的送别之情。花宫难以长久相别,道士在此回忆起千盏灯火。残雪覆盖在林间小路,傍晚的山景中,寺中的僧人回到寺庙。阳光照耀着嫩绿的草地,泉水声伴随着春天的冰雪滴落。何必去追求方便的修行方法,要明白内心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作者介绍: 皇甫曾,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道教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道教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普上人,表达了对修道人的敬意和对道教理念的思考。在道教的文化中,送别往往带有祝福和期盼的意味,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读者。开头两句“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让人感受到修道者对道教生活的留恋与思念,灯火的象征让人联想到灵性与启迪。接下来的“残雪入林路,暮山归寺僧”描绘了一个温柔的自然景象,残雪暗示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重生,而傍晚的山景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日光与嫩草形成鲜明的对比,阳光的温暖与青草的新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泉水的声音则增添了诗的生动感,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无尽的生机。最后一句“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强调内心的修行才是最重要的,提醒人们不必过于追求外在的形式。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优美,表达了对道教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反思。皇甫曾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与修行的思考,令读者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内心修行的重要性,反映了道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强调对自我内心的认识与修炼。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者”指的是哪类人?
“残雪入林路”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强调的主要修行方式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皇甫曾的诗在意境上更倾向于道教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但着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