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9:47
原文展示:
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
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
野渡冰生岸,寒川烧隔林。
温泉看渐近,宫树晚沈沈。
白话文翻译:
腊月已尽,归家的心情愈加迫切,行人正向华阴走去。
云霞如仙掌般从山间升起,松柏环绕的古老祠堂依然幽深。
野渡口的冰面已在岸边形成,寒冷的河流隔着树林在缓缓流动。
温泉的景象渐渐显现在眼前,宫殿的树木在傍晚时分显得愈加昏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关注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腊月末,诗人可能是在归乡途中,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反映出唐代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晚至华阴》是一首描绘冬季归乡心情的诗,诗人在腊月末的寒风中踏上归途,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华阴的冬日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诗的前两句“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腊月的结束意味着春天的来临,行人正匆匆赶往华阴,带有一种急切的归属感。接下来的“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则描绘了华阴的美丽景色,云霞的变化和松柏的深邃相互映衬,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之后的“野渡冰生岸,寒川烧隔林”,描绘了冬季的寒冷,河流与岸边的冰面形成鲜明对比,渲染了寒冷的气息。而最后两句“温泉看渐近,宫树晚沈沈”,则暗示了温暖的归宿即将到来,宫树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静谧,带给人一种温馨的期待。
整首诗气氛宁静,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也蕴含了对家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敏感的内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归乡路上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温暖归宿的期待,体现了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归乡地是哪个?
A. 华山
B. 华阴
C. 华南
诗中提到的“仙掌”是指什么?
A. 仙人的手
B. 美丽的云霞
C. 山的形状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晚至华阴》和《终南山》: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注重归乡的情感,而后者则侧重于隐逸的宁静。
《晚至华阴》和《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晚至华阴》更强调归属感,而《庐山谣》则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