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8: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8:08:53
寻刘处士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
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
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
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
这几年没有见面,在林下的柴门紧闭。
留住客人在清冷的夜晚,与你谈论昔日的山水。
隔着城墙,寒冷的时光匆匆流逝,月光下的鸿雁早已归去。
虽然南面的道路很近,但比起隐者的悠闲却是差远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皇甫曾,唐代诗人,字公度,号逸远,生于盛唐时期,世称“皇甫子”。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隐者刘处士的隐居生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渴望归隐山林,寄情于自然。
《寻刘处士》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友人刘处士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冷暖的深思。诗的开头以“几年人不见”引入,直接表达了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期待。接着“林下掩柴关”描绘了隐者的隐居状态,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一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清夜”不仅指夜色清冷,也暗示着内心的清净与宁静。“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则通过对比,反映出世俗生活的忙碌与无奈,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愈加明显。
最后一句“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用以总结,尽管南面的道路距离不远,但与隐者的闲适相比,世俗的繁忙生活是多么的乏味与累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示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思考和反思,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宁静与闲适的理想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夜”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隐者生活的态度是?
诗中的“南陌”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平静;而皇甫曾的《寻刘处士》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