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45
原文展示:
西园 张耒 〔宋代〕 满园红紫春无限,尽日飞鸣鸟自由。 夜雨朝晴风日好,尽舒云锦不能收。 苔封池面草芊绵,鸣蚓跳蛙意若便。 颇觉风云有奇变,翻盆一雨便潺潺。
白话文翻译:
满园的花朵红紫相间,春天的美景无限。 整天飞翔鸣叫的鸟儿自由自在。 夜晚的雨,早晨的晴,风和日丽,云彩如锦,美不胜收。 苔藓覆盖的池塘边,草儿茂盛,蚯蚓和青蛙自在地活动。 感觉风云变幻莫测,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水声潺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春天西园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诗人张耒在欣赏西园春景时,被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所感动,遂作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西园的生机盎然。首句“满园红紫春无限”直接点明了春天的色彩和无限生机,而“尽日飞鸣鸟自由”则通过鸟儿的自由飞翔,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活力和自由氛围。后两句“夜雨朝晴风日好,尽舒云锦不能收”则通过天气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多变和美丽。最后两句“苔封池面草芊绵,鸣蚓跳蛙意若便”则通过细节描写,如苔藓、草木、蚯蚓和青蛙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西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春天生机盎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满园红紫春无限”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天的丰收 B. 春天的花朵 C. 冬天的雪景 D. 夏天的炎热
“尽日飞鸣鸟自由”表达了什么? A. 鸟儿的束缚 B. 鸟儿的自由 C. 鸟儿的恐惧 D. 鸟儿的悲伤
“夜雨朝晴风日好”描述了什么? A. 春天的天气多变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凉爽 D. 冬天的寒冷
“尽舒云锦不能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夸张
“苔封池面草芊绵”中的“芊绵”是什么意思? A. 草木稀疏 B. 草木茂盛 C. 草木枯萎 D. 草木凋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