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5
原文展示: 晚起清秋一枕凉,四檐鸣雨下淋浪。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
白话文翻译: 清晨晚起感受到秋日的凉意,四面的屋檐下雨水哗哗作响。在竹笼中烧制药材时不断添火,坐在书桌旁焚香却关闭了房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已退出官场,过着隐居生活。诗中描绘的秋日清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晚起清秋一枕凉”,以“晚起”和“一枕凉”传达了清晨的宁静和凉意,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次句“四檐鸣雨下淋浪”,通过“鸣雨”和“淋浪”的生动描绘,增强了雨声的质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中。后两句“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描绘秋日清晨的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四檐鸣雨下淋浪”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雨景 B. 秋天的雨景 C. 冬天的雨景 D. 夏天的雨景
诗中“竹笼烧药时添火”反映了诗人的什么生活? A. 繁忙的官场生活 B. 隐居的闲适生活 C. 艰苦的旅行生活 D. 热闹的社交生活
诗中“书榻焚香却闭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宁静 C. 焦虑 D. 悲伤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作品,如《秋日偶成》、《秋夜》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秋日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耒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