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无题二首》

时间: 2025-04-26 04:36:35

诗句

晚起清秋一枕凉,四檐鸣雨下淋浪。

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5

原文展示: 晚起清秋一枕凉,四檐鸣雨下淋浪。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

白话文翻译: 清晨晚起感受到秋日的凉意,四面的屋檐下雨水哗哗作响。在竹笼中烧制药材时不断添火,坐在书桌旁焚香却关闭了房间。

注释:

  • 晚起:清晨晚起。
  • 清秋:秋天的早晨。
  • 一枕凉:形容清晨的凉意。
  • 四檐:房屋的四面屋檐。
  • 鸣雨:雨水落下时发出的声音。
  • 淋浪:形容雨水哗哗作响。
  • 竹笼:用竹子编制的笼子,用于烧制药材。
  • 烧药:烧制药材。
  • 时添火:不时地添加柴火。
  • 书榻:书桌旁。
  • 焚香:点燃香料。
  • 闭房:关闭房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已退出官场,过着隐居生活。诗中描绘的秋日清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晚起清秋一枕凉”,以“晚起”和“一枕凉”传达了清晨的宁静和凉意,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次句“四檐鸣雨下淋浪”,通过“鸣雨”和“淋浪”的生动描绘,增强了雨声的质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中。后两句“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 首句“晚起清秋一枕凉”,通过“晚起”和“一枕凉”传达了清晨的宁静和凉意,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次句“四檐鸣雨下淋浪”,通过“鸣雨”和“淋浪”的生动描绘,增强了雨声的质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中。
  • 后两句“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拟人:“四檐鸣雨”中的“鸣”字赋予了雨水以声音,使其具有了生命力。
  • 对仗:“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中的“烧药”与“焚香”,“添火”与“闭房”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描绘秋日清晨的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清秋”、“一枕凉”、“鸣雨”、“淋浪”、“竹笼”、“烧药”、“焚香”。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营造了一个秋日清晨的宁静和凉意,以及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四檐鸣雨下淋浪”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雨景 B. 秋天的雨景 C. 冬天的雨景 D. 夏天的雨景

  2. 诗中“竹笼烧药时添火”反映了诗人的什么生活? A. 繁忙的官场生活 B. 隐居的闲适生活 C. 艰苦的旅行生活 D. 热闹的社交生活

  3. 诗中“书榻焚香却闭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宁静 C. 焦虑 D. 悲伤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作品,如《秋日偶成》、《秋夜》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秋日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耒诗集》等。

相关查询

八月二十一日大热夜半微凉 次韵春卿游黄蘖道场 晚浴崇教寺 送强幼安 次韵章季常题石鱼研屏 高公墓 送吕霞卿吕当世弃官而出家今为道士 文殊老人寄和张宰 送詹伯尹之大梁 甘菊数本旧植之地沮洳湫隘颇有悴色十一月二十三日移植墙下明日小雨数刻欣然便有生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代理 頁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包含箸的词语有哪些 千千万万 贲敷 游刃余地 包含谐的词语有哪些 安若泰山 韦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缘竿 文房四侯 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平易易知 佩鱼 扛帮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