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0:0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02:33
村南井欲乾,晓汲盈瓢浊。饮浊不足言,奈此田亩涸。咿哑龙骨响,焕烂阳乌虐。良农无他营,辛苦事东作。春苗何葱芊,秋刈何稀薄。我虽食不余,念彼心不乐。乞灵走群祀,晚电明霍霍。屯膏竟未施,天意自难度。
村南的井水快要干涸,清晨打水时瓢中满是浑浊。喝这浑浊的水不值一提,只是田地干涸让人无奈。龙骨水车的声音咿咿呀呀,烈日如火般炙烤。勤劳的农夫没有别的营生,辛苦地从事农耕。春天的秧苗何其茂盛,秋天的收成却稀薄。我虽然食物不多,但想到他们的心情不免忧愁。四处祈求神灵,夜晚闪电明亮。积聚的雨水终究未降,天意真是难以揣度。
作者介绍: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农村的干旱和农民的艰辛生活。诗人通过描绘井水干涸、田地枯涸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天意的无奈。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宋代农村在干旱中的艰难生活。诗人通过对井水干涸、田地枯涸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无奈。诗中的“咿哑龙骨响”和“焕烂阳乌虐”形象地描绘了烈日下的劳作场景,而“春苗何葱芊,秋刈何稀薄”则对比了春耕时的希望和秋收时的失望。最后,诗人通过“乞灵走群祀”和“屯膏竟未施”表达了对天意的无奈和对农民的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干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天意的无奈。诗中通过对井水干涸、田地枯涸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咿哑龙骨响”指的是什么? A. 龙骨水车的声音 B. 龙骨的声音 C. 龙骨的形状 D. 龙骨的颜色
诗中“焕烂阳乌虐”比喻的是什么? A. 烈日如火般炙烤 B. 太阳的光芒 C. 太阳的形状 D. 太阳的颜色
诗中“春苗何葱芊,秋刈何稀薄”表达了什么? A. 春耕时的希望和秋收时的失望 B. 春耕时的失望和秋收时的希望 C. 春耕时的希望和秋收时的希望 D. 春耕时的失望和秋收时的失望
答案:1. A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