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

时间: 2025-07-12 20:25:50

诗句

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

枕溪湖玉。

数点梅横竹。

花露天香,香透金荷?。

明高烛。

醉魂清淑。

吸尽江山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25:50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 蔡松年 〔金朝〕

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枕溪湖玉。数点梅横竹。花露天香,香透金荷。明高烛。醉魂清淑。吸尽江山绿。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只有半幅,却足以展现其风韵,让人一生满足。画中溪湖如玉,几朵梅花横斜在竹枝间。花香露气,香气透过金色的荷花。明亮的蜡烛高照。醉意中的灵魂清新而纯洁。仿佛吸尽了江山的绿色。

注释:

  • 生绡:未经漂煮的丝织品,这里指画布。
  • 风韵:指画的风采和韵味。
  • 枕溪湖玉:形容画中的溪湖如玉般清澈。
  • 数点梅横竹:几朵梅花横斜在竹枝间。
  • 花露天香:花香在露水中更加浓郁。
  • 香透金荷:香气透过金色的荷花。
  • 明高烛:明亮的蜡烛高照。
  • 醉魂清淑:醉意中的灵魂清新而纯洁。
  • 吸尽江山绿:形容画中的绿色非常丰富,仿佛吸尽了江山的绿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松年在观赏崔白的梅竹图时所作,通过描绘画中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崔白梅竹图的描绘,展现了画中的自然美景和艺术韵味。诗中“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一句,表达了画作虽小,但其风韵足以让人一生满足。“枕溪湖玉。数点梅横竹”描绘了画中的溪湖和梅花,形象生动。“花露天香,香透金荷。明高烛。醉魂清淑。吸尽江山绿”则进一步通过花香、烛光和绿色,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这句诗表达了画作虽小,但其风韵足以让人一生满足。
  • “枕溪湖玉。数点梅横竹”:描绘了画中的溪湖和梅花,形象生动。
  • “花露天香,香透金荷。明高烛。醉魂清淑。吸尽江山绿”:通过花香、烛光和绿色,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枕溪湖玉”将溪湖比作玉,形象生动。
  • 拟人:“醉魂清淑”将醉意中的灵魂拟人化,表达清新纯洁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崔白梅竹图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绡:画布,象征艺术作品。
  • 溪湖玉:清澈的溪湖,象征自然美景。
  • 梅花横竹:梅花和竹子,象征高洁和坚韧。
  • 花露天香:花香,象征自然的芬芳。
  • 金荷:金色的荷花,象征富贵和美丽。
  • 高烛:明亮的蜡烛,象征光明和温暖。
  • 江山绿:丰富的绿色,象征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枕溪湖玉”形容的是什么? A. 溪湖清澈如玉 B. 溪湖如玉般坚硬 C. 溪湖如玉般珍贵 答案:A

  2. 诗中“醉魂清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醉意中的灵魂清新而纯洁 B. 醉意中的灵魂混乱而迷茫 C. 醉意中的灵魂沉重而疲惫 答案:A

  3. 诗中“吸尽江山绿”形容的是什么? A. 画中的绿色非常丰富 B. 画中的绿色非常单调 C. 画中的绿色非常暗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蔡松年的《点绛唇 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金诗》:收录了金朝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蔡松年的其他诗作。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鹧鸪天(蜡梅)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鹧鸪天(戏赠黄医) 鹧鸪天(王清叔具草酌赏海棠为作二绝句,清叔击节,概括以鹧鸪天歌之) 鹧鸪天 鹧鸪天(暮春)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鹧鸪天·兰溪舟中 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节制之师 享帚自珍 知法犯法 丑末 齊字旁的字 旧班 飘转 乘间投隙 乡谒 双人旁的字 横挑 故技重演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