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9: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9:16:10
塞下人家盎盎春,又推余泽及流民。
庆州小范青州富,合作先生社稷身。
边塞地区的人家在春天里生机勃勃,幸福的春光也惠及了流亡的百姓。
庆州的小范虽然微小,但却富裕,合作的先生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心血。
洪咨夔(约1123年-约1184年),字子默,号蒙园,南宋诗人,出生于福建,仕途坎坷,但在诗歌创作上极具才华,以七绝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咏史和抒怀。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边塞人家和流民的描写,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这首七绝展现了作者对边塞人家的关怀以及对社会流民的同情,诗中所描绘的春天意象,渗透着生机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尤其是“又推余泽及流民”一句,传递出一种乐观的情感,诗人希望春天的恩泽能够惠及那些遭受苦难的流亡者,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的“庆州小范青州富”,显示出对不同地区经济状况的认识,进一步引申出对国家各地发展的思考。诗中的“合作先生社稷身”则强调了士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表现出对那些为社会奉献的人士的敬意。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寄托了对春天的赞美,还蕴含了对国家、人民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中“塞下人家”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中原地区
B. 边疆地区
C. 南方地区
D. 西方地区
“余泽”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恩泽
C. 财富
D. 文化
诗中提到的“流民”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官员
B. 战士
C. 流离失所的百姓
D. 商人
答案:1-B,2-B,3-C
李白的《将进酒》与洪咨夔的《寿崔帅卿七绝》均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洪咨夔则更关心社会民生,反映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