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03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我和夫人、儿子一起生活,相处得像兄弟一样。
羡慕他们还有母亲,使我渴望不再活着。
在未生病之前就想着要寻求药物,
而现在却在用餐时思念那已逝的遗羹。
这份情感如今已消逝,泪水如雨一般倾泻。
此诗并无特定的历史典故,主要通过夫妻及母子之间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作者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悲痛。诗中“羡渠犹有母”可以看作是对他人幸福生活的羡慕,与自己的孤独形成对比。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梦熊,号天籁,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洪咨夔失去妻子后,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尽怀念和对家庭温情的追忆,反映出宋代士人的家庭观念和情感世界。
洪咨夔的《李致远母夫人挽诗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诗的开头“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勾勒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画面,显现出诗人与家人间的亲密关系。然而,随着“羡渠犹有母”的转折,诗人表达了对他人家庭幸福的羡慕,以及自己失去亲人的孤独感和无奈。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诗人在日常生活中思念亡妻,通过怀念遗留的食物,展现了对往昔幸福时光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绝望。最后一句“泪雨待同倾”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如雨般倾泻,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失落。
全诗在用词上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浓烈,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理解与珍视,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亲情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羡渠犹有母”,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幸福与满足
C. 期待与希望
“泪雨待同倾”中“泪雨”用来形象描述了什么?
A. 家庭的团聚
B. 深沉的悲伤
C. 生活的快乐
诗中提到的“遗羹”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美好回忆
B. 一道美味的菜肴
C. 诗人的梦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咨夔的此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洪咨夔侧重于妻子的回忆,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兄弟间的情感。洪诗的情感显得更加细腻、柔和,而杜诗则更为豪放、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