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林同年被檄来体访民租寓僧舍有诗因次韵》

时间: 2025-04-26 21:47:28

诗句

我虽不饱尚二簋,人则何辜无一襦。

官侬早下减租笔,天下可肥身宁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7:28

原文展示:

我虽不饱尚二簋,人则何辜无一襦。官侬早下减租笔,天下可肥身宁臞。

白话文翻译:

虽然我还未吃饱,只能喝两碗粥,但别人又有什么罪过,竟然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呢?官府的工作人员早就应该减轻租金,这样天下的人才能够富足,而不至于贫瘠。

注释:

  • 簋(guǐ):一种古代盛食物的器具,通常为浅而宽的碗。
  • 襦(rú):古代一种短衣,通常在上身穿着。
  • 官侬:指官府的人员,通常是指负责征收租税的官员。
  • 减租笔:指减轻租金的措施。
  • 宁臞(nìng qú):宁愿让人们富裕,而不让他们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心社会民生的情怀著称。他的诗作往往体现出对不平等现象的关注,以及对普通百姓困境的同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农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减租政策的期盼,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存状况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质朴而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的微薄生活与他人更为困苦的状况,表现出一种同情与无奈的情感。诗人虽仅能用二簋的食物维生,但他更为关注的是那些连一件衣服都没有的人,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

第三句提出了对官府的期待,认为减租不仅是对贫苦百姓的施惠,更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最后一句“天下可肥身宁臞”则总结了整个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富裕社会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现出对民生问题的深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虽不饱尚二簋:我虽然没有吃饱,只能喝两碗粥。
  2. 人则何辜无一襦:别人又有什么罪过,竟然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呢?
  3. 官侬早下减租笔:官府的工作人员早就应该减轻租金。
  4. 天下可肥身宁臞:这样天下的人才能够富足,而不至于贫瘠。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个人的不足与他人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冲击力。
  • 排比:在后两句中通过“早下减租笔”和“天下可肥身宁臞”的排比,形成了强烈的呼唤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民生困苦的同情与对社会公平的期盼。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出对贫穷者的关怀,同时呼吁官府采取措施减轻民众的负担,以实现社会的富裕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物质的匮乏。
  • :象征着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 减租:象征着对社会不公的反抗和改善民生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洪咨夔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官侬”指的是?

    • A. 农民
    • B. 官府人员
    • C. 诗人
    • D. 商人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注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爱情
    • C. 民生困苦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民生与社会动荡。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个体故事反映社会问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诗风不同,洪咨夔的诗歌更显细腻与关怀,尤其是在社会问题的探讨上,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李白的诗多描写个人的理想与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洪咨夔则更关注社会的公平与人们的生存状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洪咨夔等诗人的作品。
  • 《诗词鉴赏辞典》:提供诗词解析与鉴赏的工具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恩多 自题履错集呈东风老人 感恩多 自题履错集赠段嘘堂 感恩多 送漱雪夫子 感恩多 有歌余新词,以为别后相念之资者,作此追送 感恩多 感恩多令/山花子 感恩多 感恩多 豫让桥 感恩多 看美人卧 满园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铅摘 感人 頁字旁的字 攀连 为富不仁 硝云弹雨 窈郁 人结尾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声名大噪 入字旁的字 鄙迂 非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秋行夏令 阐幽显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