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7:28
我虽不饱尚二簋,人则何辜无一襦。官侬早下减租笔,天下可肥身宁臞。
虽然我还未吃饱,只能喝两碗粥,但别人又有什么罪过,竟然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呢?官府的工作人员早就应该减轻租金,这样天下的人才能够富足,而不至于贫瘠。
洪咨夔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心社会民生的情怀著称。他的诗作往往体现出对不平等现象的关注,以及对普通百姓困境的同情。
该诗创作于宋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农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减租政策的期盼,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存状况的关切。
这首诗采用了质朴而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的微薄生活与他人更为困苦的状况,表现出一种同情与无奈的情感。诗人虽仅能用二簋的食物维生,但他更为关注的是那些连一件衣服都没有的人,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
第三句提出了对官府的期待,认为减租不仅是对贫苦百姓的施惠,更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最后一句“天下可肥身宁臞”则总结了整个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富裕社会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现出对民生问题的深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民生困苦的同情与对社会公平的期盼。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出对贫穷者的关怀,同时呼吁官府采取措施减轻民众的负担,以实现社会的富裕与和谐。
洪咨夔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官侬”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注什么?
与李白的豪放诗风不同,洪咨夔的诗歌更显细腻与关怀,尤其是在社会问题的探讨上,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李白的诗多描写个人的理想与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洪咨夔则更关注社会的公平与人们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