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吕居仁九日群集韵》

时间: 2025-04-23 12:48:14

诗句

衣冠交上郡,气象有中州。

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

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

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

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

北望边风凛,戎衣讵敢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48:14

原文展示

次吕居仁九日群集韵
作者:朱翌 (宋代)

衣冠交上郡,气象有中州。
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
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
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
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
北望边风凛,戎衣讵敢休。


白话文翻译

衣冠交汇于上郡,气象犹如中原。
在重阳佳节,我举起一杯美酒,千山万水间尽显秋意。
星辰正聚集在吴地,鱼儿已跃入王舟。
感慨当下与往昔,心情难以抉择。
忧虑时势我愿出力,助力胜利合乎先前的谋划。
向北望去,寒风凛冽,战士的衣裳岂能暂时脱下?


注释

  • 衣冠:指身穿的衣服和帽子,象征着文人的身份。
  • 上郡:指上游的地区,具体地名不详。
  • 中州:指中原地区,表示气候和人文的融汇。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尊酒:古代酒器,表示举杯庆祝。
  • 千岩万壑:形容山峦与溪谷的壮丽景象。
  • 鱼已跃王舟:暗指富贵与繁荣,王舟即富贵之舟。
  • 忧时:对时局的忧虑。
  • 戎衣:指军服。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传统的节日,象征长寿和团圆,常与酒宴、登高等活动联系在一起。
  • 吴分: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历史上以盛产鱼虾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见称,擅长描绘风景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作者与友人聚会,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昔日的怀念。


诗歌鉴赏

朱翌的《次吕居仁九日群集韵》是一首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以“衣冠交上郡”引入,描绘了节日聚会时的盛况,展现出一种士人的风范和气象。接下来“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则以酒会为中心,借酒抒情,表现出作者在秋日的惆怅与欢愉交织的心境。诗中通过“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描绘出繁荣与富贵的景象,然而“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却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接下来的“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则表明了作者对当下局势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表现了士人出于责任感的担当。而结尾的“北望边风凛,戎衣讵敢休”则点明了时局的严峻,表现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这首诗在描绘秋日美景的同时,深藏着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衣冠交上郡:描绘节日聚会的场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衣着的华丽。
  2. 气象有中州:气氛如同中原的和谐,暗含对故土的思念。
  3. 九日一尊酒:重阳节举杯庆祝,体现节日的喜庆。
  4. 千岩万壑秋:秋天的自然景色,通过壮丽的山水景观传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5. 星方聚吴分:宇宙的变化暗示了人事的沧桑。
  6. 鱼已跃王舟:象征繁华与富贵,触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7. 即事感今昔:感慨与回忆交织,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情感冲突。
  8. 乃情无去留:心情复杂,难以自持。
  9. 忧时俱出力:体现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责任感。
  10. 济胜合先谋:希望能有所作为,助力胜利。
  11. 北望边风凛:向北方眺望,感受到战事的紧迫。
  12. 戎衣讵敢休:士人之义,战斗精神不能松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岩万壑秋”与“忧时俱出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起伏,表现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的聚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示了士人的情怀与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冠:象征身份与地位。
  • 九日:重阳节,象征团聚和长寿。
  • 千岩万壑:自然的壮美,象征生命的丰盈与复杂。
  • :象征繁荣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清明节
    • B. 重阳节
    • C. 中秋节
  2. 诗中提到的“戎衣”指的是什么?

    • A. 文人的服装
    • B. 军人的战服
    • C. 商人的衣服
  3. 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对繁华的追求
    • B. 对人生的无奈
    • C. 对时局的忧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翌与李白在描绘自然景观时的不同风格,李白偏向豪放,朱翌则显得更为内敛和细腻。
  • 探讨两者在节日聚会场景中的情感表达,李白多以豪情壮志,朱翌则更多反映对现实的忧虑和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丁巳启建二首 风流子(白莲) 龙溪道中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挽方德润宝学三首 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用厚后弟强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可碜 尪孱 富而好礼 采字旁的字 札眼 包含党的词语有哪些 落台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半痴不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耽禅 旡字旁的字 接不上茬 凵字底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一身两役 包含约的成语 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