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8-09 13:01:25

诗句

彼民若不骇舆,乃翁可就安车。

击鲜之力不足,啜菽之欢有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3:01:25

原文展示: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彼民若不骇舆,乃翁可就安车。
击鲜之力不足,啜菽之欢有馀。

白话文翻译:

如果那些人不畏惧车队,那么我就可以安然上路了。
与其说打猎的力量不够,不如享受豆粥的乐趣更多。

注释:

  • 彼民:指那些人。
  • 骇舆:害怕车队。
  • :这里指作者自己。
  • 安车:安然出行。
  • 击鲜:打猎,指获取猎物的能力。
  • 啜菽:指吃豆子,这里指享受简单的食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安车”可理解为安稳地出行,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击鲜”与“啜菽”形成对比,强调了生活中志向与实际的差距,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平和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克庄,号秋水,宋代诗人,晚号“梅溪”,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外奔波,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此诗是送别友人赴惠安的赠言,传递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行的关心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对“彼民”的描写,传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理解。诗人将出行与人们的态度相联系,体现出他对社会的洞察力。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思考,强调了简单生活的乐趣,虽然打猎的力量不足,但生活中的小确幸,如啜菽的欢愉,反而显得更加珍贵。整首诗在轻松中透出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简单幸福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彼民若不骇舆”:如果那些人不害怕车队,诗人表现了一种希望与期待。
  2. “乃翁可就安车”:如果周围的人都能安然无恙,诗人也可以放心出行。
  3. “击鲜之力不足”:强调获取猎物的能力不足,暗示生活的无奈。
  4. “啜菽之欢有馀”:与打猎相比,享受简单的豆粥反而更让人满足。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击鲜”与“啜菽”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选择与满足。
  • 反复:强调安宁出行的愿望,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在动荡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队:象征社会的动荡与复杂。
  • 猎物:象征对目标与追求的渴望。
  • 豆粥:象征简单生活的快乐,代表一种朴素的幸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安车”指的是什么?

    • A. 安全出行
    • B. 打猎
    • C. 吃豆粥
      答案:A
  2. “击鲜之力不足”强调了什么?

    • A. 生活的困难
    • B. 对社会的观察
    • C. 个人的志向
      答案:A
  3. 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不满
    • B. 珍视
    • C. 忽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克庄的诗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强调对友人的关心和生活的哲学思考。王维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事的感慨,两者各具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
  • 《古诗文阅读理解与赏析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王孙 渔者 忆王孙八首 其一 忆王孙 诫丹阳语言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亏耗 包含看的成语 剗草除根 衣字旁的字 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污言浊语 浓装艳抹 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释事 鹬聚 隆古贱今 顺手人情 門字旁的字 万户千门 山字旁的字 计相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