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时间: 2025-04-26 19:29:58

诗句

圣主出矣千载遇,王言大哉万口夸。

闻道朝廷却苞篚,更无方镇进鞭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9:58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圣主出矣千载遇,
王言大哉万口夸。
闻道朝廷却苞篚,
更无方镇进鞭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代皇帝的赞美,认为圣主的出现是千年难得的机遇,王言(皇帝的言论)伟大得让人称颂。听说朝廷上依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想要将这些不满的情绪压制下去,然而却没有合适的办法来对付那些怨言。


注释

  • 圣主:指的是统治者。
  • 出矣:出现了。
  • 千载遇:千年一次的机遇。
  • 王言:指皇帝的言辞,王的言论。
  • 万口夸:形容众人都在称赞。
  • 苞篚:用以形容对朝廷不满的声音。
  • 方镇:指镇压。
  • 进鞭靴:指施加压力或惩罚。

典故解析

“圣主出矣千载遇”可以联想到历史上许多被视为明君的统治者,如汉武帝、唐太宗等,他们的出现常常被认为是时代的转折点。诗中提到的“万口夸”也体现了古代帝王受到百姓拥戴的重要性。整体上,诗歌反映了对统治者的期待与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晚号岳阳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度,也有细腻的情感,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旦,象征新的一年的开始,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当政者的期望与警醒,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政治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诗中通过“圣主”和“王言”的对比,表现了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同时又隐含了对现实政治的忧虑。诗人以“闻道朝廷却苞篚”一语,揭示了朝政中的腐败与不和谐,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的批判,也表露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刘克庄在诗中所使用的“苞篚”这一意象,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诗人的用词精准,情感真挚,将对皇帝的赞美与对朝廷的不满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张力。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诗歌的核心,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主出矣千载遇:赞美统治者的出现是历史上难得的机遇。
  2. 王言大哉万口夸:皇帝的言论受到普遍称赞,彰显其威望。
  3. 闻道朝廷却苞篚:听说朝廷内有不满之声,表露出社会不和谐。
  4. 更无方镇进鞭靴:面对这些不满,朝廷却无能为力,显示出政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圣主”与“王言”,形成整齐的结构。
  • 排比:将对政治的赞美与批评并置,增强了诗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现实不满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景的关注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主: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王言:代表着权威与力量。
  • 苞篚:暗示社会的不满与矛盾。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表面意义,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士人对政治的期待与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圣主出矣千载遇”的意思是?

    • A. 圣主千年才能出现
    • B. 圣主的出现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 C. 圣主不再出现
  2. “王言大哉万口夸”中的“万口夸”指的是什么?

    • A. 众人称赞皇帝
    • B. 皇帝的言辞不被认可
    • C. 皇帝的声音被压制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具有相似性,均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杜甫在《春望》中以“国破山河在”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感慨,而刘克庄则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饮茶歌送郑容 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 杂寓兴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湛处士枸杞架歌 赠融上人 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 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林屋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起的词语有哪些 花辰 秃宝盖的字 烈烈轰轰 不战而溃 上下有等 中馈之思 殷妍 凵字底的字 艮字旁的字 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目观 朝钟暮鼓 只日 宝盖头的字 安心落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