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7:47
云树岩泉景尽奇,
登临深恨访寻迟。
长楼未得于何记,
犹有君能雅和诗。
云雾缭绕,树木、岩石和泉水的景色都极其奇特,
我在登高远望时,深感遗憾,寻访的脚步太慢。
长楼的记忆为何难以追寻,
唯有你能与我共吟雅致的诗篇。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诗歌的热爱。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和哲学家。他主张“心即理”,强调道德修养与自然的和谐,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为主题。
这首诗作于周敦颐游览山水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人费君的思念之情。诗中流露出独自游览时的孤独感和对诗歌交流的渴望。
《和费君乐游山之什》是一首充满自然哲思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云树岩泉景尽奇”描绘了山水的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云雾环绕、树木苍翠、岩石峻峭、泉水潺潺,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奇妙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接下来的“登临深恨访寻迟”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在游览过程中因景色之美而生出的遗憾和失落。诗人似乎在感叹,虽然自然景色令人心驰神往,但追寻的过程却显得漫长而缓慢,暗示着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往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最后两句“长楼未得于何记,犹有君能雅和诗”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长楼的记忆虽难以追寻,但与友人共同吟咏诗歌的时光却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通过“君能雅和诗”一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思念,也强调了诗歌的美好与力量。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周敦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人感到深恨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