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1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16:34
泪滴秋风不为麟,
虚名何用实之宾。
烝豚未害为纯孝,
狸首何妨助故人。
好唤游湖缘路便,
难邀入社为诗频。
知君颇有东山兴,
喝石岩前自过春。
泪水在秋风中滴落,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声,虚名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烝豚并没有危害,反而是表现了纯正的孝心;而狸头又何妨助力于故人呢?我想请你游湖,顺便走一趟,但却难以频繁邀请你入社作诗。知道你对东山的兴致颇多,喝酒时在石岩前自有春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次韵答开祖》创作于苏轼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中,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及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虚名的淡泊态度。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对名利的看淡和对友谊的重视,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通过对烝豚的引述,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同时又用狸头的比喻,反映出对朋友的理解与支持。诗的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他希望与友人一起游玩、享受生活的渴望。全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音韵和谐,展现出苏轼的文学才华,同时也流露出他的人生态度——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虚名的淡泊与对友谊的珍惜,表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生活的思考。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名声
C. 友情
诗中“烝豚”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 狡猾
B. 孝道
C. 财富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东山兴”指的是什么?
A. 复兴的希望
B. 诗歌的创作
C. 旅游的计划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