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江州景德长老》

时间: 2025-07-28 09:35:20

诗句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35:20

原文展示:

赠江州景德长老
白足高僧解达观,
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
总把空花眼里看。

白话文翻译:

这位白足高僧深谙世事,能够洞察万象,
他在幽静的院子里安排春天的事物。
不需要天女来测试他,
他只需要在空花中看透一切。

注释:

  • 白足高僧:白足,意指高僧的白色足部,这里形容他的高洁和出尘的气质。
  • 解达观:意为洞察理解事物的真相,表明高僧的智慧。
  • 安排春事:指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安排,可能指的是种植花木等。
  • 天女: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女,通常象征着美好和神秘。
  • 空花:比喻虚幻的事物,强调对世事的洞察。

典故解析:

“天女”一词常见于中国古代神话,象征着美丽和高雅的存在。而“空花”则源于佛教思想,强调世间事物的虚幻性,与真理的追求形成对比。苏轼在诗中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情感丰富。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期间,表达了他对高僧的尊重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与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苏轼对高僧景德的崇敬之情。诗中,白足高僧不仅是一个佛教的象征,更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智慧与超脱的向往。苏轼通过“安排春事”的描写,表现了高僧在世俗生活中所拥有的超然态度,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而“不须天女来相试”的一句,强调了内心的觉悟和对外物的淡然,显示了高僧不需要外界的验证与认可,真正的智慧在于自我内省与理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在面对虚幻与现实的关系时,诗人选择了以“空花”来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表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正是对佛教哲理的理解与实践,反映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白足高僧解达观”:描绘了高僧的外貌与内心智慧的结合。
    2. “安排春事满幽栏”: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高僧的细腻安排。
    3. “不须天女来相试”:表明高僧内心的坚定与对外界认同的无所畏惧。
    4. “总把空花眼里看”:强调对虚幻事物的洞察与理解。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空花”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形成对称。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智慧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淡然,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的深邃。

意象分析:

  • 白足:象征着纯洁与高洁,代表了高僧的品德。
  • 幽栏: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环境,反映内心的安宁。
  • 春事:象征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自然的循环。
  • 空花:象征虚幻与不真实,反映对世事的看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白足高僧”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智慧
    • C. 财富
  3. “空花”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真实
    • B. 虚幻
    • C. 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将进酒》,杜甫《春望》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 诗词对比:苏轼与王维的作品可以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常常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宁静,而苏轼则更倾向于表达对智慧与世事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榕溪隐者 辛亥各口占十绝 上十四吟十首 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纪游十首 还杜子野诗卷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庆建州叶守 挽赵硕人二首 岁除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多务得 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银花露 女字旁的字 狗吠之警 离合诗 坐不窥堂 肀字旁的字 矢鱼 豆字旁的字 佥谋 泰水 白鱼入舟 不折不扣 门字框的字 木字旁的字 包含莺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