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3
榕溪有隐者,幽事在溪曲。
治地可十亩,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荆扉,渐进至茅屋。
树之百盆兰,缭以万竿竹。
解衣憩繁阴,拥鼻参微馥。
主人闻客来,引避若骇鹿。
却询守舍儿,云已出卖墨,
壁间见其像,条褐巾一幅。
安知非回仙,寄迹混尘俗。
矢诗慕高风,君归傥肯读。
在榕溪边住着一位隐士,过着幽静的生活。
他所耕种的土地有十亩,整齐得像棋盘一样。
我刚走入他的荆门,渐渐走近他的茅草屋。
屋外有百盆兰花,周围缠绕着万竿竹子。
我解开衣服在繁茂的树荫下休息,
吸入空气中淡淡的花香。
主人听见有客人来,像受惊的鹿一样躲避。
我问守门的小孩,他说主人已经卖了墨,
在墙上看到他的画像,挂着一幅褐色的巾帕。
谁能知道他不是个回仙,
在尘世中寄居而已。
我渴望诗歌,仰慕高风,
如果你回去,是否愿意读一读?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阮亭,南宋诗人,擅长古典诗词。其诗风清新脱俗,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作品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榕溪隐者》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激发了此诗的创作,表现了对隐者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批判。
《榕溪隐者》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展示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以榕溪这一自然环境为背景,隐者的生活显得幽静而优雅。开篇便描写隐者的居所,十亩耕地整齐如棋局,体现了隐者对生活的精致追求。接着,诗人通过“解衣憩繁阴”表现出隐者在自然中享受宁静的心境,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
而隐者的主人因客来而感到惊恐,逃避的举动展现了他对世俗的厌倦与逃避。如此的情感恰恰反映了隐者的孤独与无奈。后半部分提到守舍的孩子、墨的出售及画像,显现出隐士虽然隐居,但依然与世俗有所联系,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词句,展现了隐者的生活哲学,表现出诗人对高风亮节、清高生活的向往,最终以“君归傥肯读”寄予希望,呼唤读者对诗歌的珍视与传承,彰显了诗歌的力量。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揭示了人们内心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现实的无奈与矛盾。
选择题:
隐者的住处位于哪个地方?
A. 山顶
B. 榕溪
C. 城市
D. 荒野
填空题: 诗中隐者的生活被比作_____。
判断题: 诗中隐者对世俗生活表现出完全的向往。(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