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3
富贵功名已两忘,
望高嵩华量包湘。
还家傲似蒙庄子,
定策忠于汉霍光。
远访交亲情益重,
共论诗酒兴偏长。
园亭继日休车马,
却悔多年滞庙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已忘却了功名富贵,心向高山大川,仿佛回到了庄子那种洒脱的境界,忠于汉朝的霍光则是他理想中的君子形象。他远道访友,情谊愈加深厚,共同品味诗酒,乐在其中。即使在园亭中悠闲自得,也不禁感到对过去在官场上浪费时光的遗憾。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波折后,他对官场的失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愈发明显。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名利的超然态度,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前两句交代了诗人已然忘却了功名利禄,转而向往自然与自由,这种心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珍贵。通过“还家傲似蒙庄子”一句,诗人将自己的理想境界与庄子相提并论,表明他希望追求一种洒脱自如的生活方式。
后四句则描绘了他与亲友的欢聚,强调了人际关系带来的温暖与快乐,而“园亭继日休车马”则细腻地描绘了他在自然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然而,最后的“却悔多年滞庙堂”一句,透露出他对过去在官场中消耗时光的懊悔,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了他对自由与和谐的向往,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对社会与自我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对自然的向往及对亲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过往时光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理想。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视若无睹
C. 深感遗憾
D. 认为必不可少
“还家傲似蒙庄子”中的“蒙庄子”指的是:
A. 追求名利的人
B. 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C. 忠诚的官员
D. 不羁的风流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