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14:47
皇甫主簿期游山不及赴
作者: 贾岛 〔唐代〕
休官匹马在,新意入山中。
更住应难遂,前期恨不同。
集蝉苔树僻,留客雨堂空。
深夜谁相访,惟当清净翁。
我辞官在马背上,新的情趣进入山中。
更长时间的逗留,恐怕难以实现,
之前的约定与现在的心情不同,令人遗憾。
蝉鸣聚集在僻静的树下,
留客的雨堂显得空荡荡的。
深夜里,有谁会来拜访呢?
只有那位清净的老翁。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清净翁”可以理解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常见于道教文化中,代表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
作者介绍: 贾岛(约709年-765年),字阮籍,号梦窗,唐代诗人,以其意境深远、语句凝练著称,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贾岛的诗风常体现出浓厚的禅意和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辞官后游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约定的遗憾。
贾岛的《皇甫主簿期游山不及赴》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山水诗。诗中,作者以辞官的心情踏上旅程,然而心中却充满了对过去约定的惋惜与对未来前景的迷茫。首句“休官匹马在”即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选择了骑马游山的自由。接下来的“新意入山中”,则表达出在自然中寻求新鲜体验的渴望。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逐渐流露出对未能实现的期许的失落感。“更住应难遂,前期恨不同”直白地道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原本期望的相聚变得遥不可及,情感的落差让诗人感到愁苦。诗中“集蝉苔树僻,留客雨堂空”描绘了一个宁静却又空旷的环境,蝉声在僻静的树下响起,似乎在诉说着孤独的心情。
最后两句“深夜谁相访,惟当清净翁”更是将孤独推向极致,夜深人静,唯有清净的老翁相伴,反映出诗人对心灵寄托的追求。这种孤独感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清淡、悠远的诗意。整首诗在清新脱俗的山水景致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使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与对世俗情感的惆怅,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休官匹马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A. 享受官场生活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对马的喜爱
D. 对旅行的期待
“留客雨堂空”中的“空”字表示什么?
A. 人多热闹
B. 客人很多
C. 孤独与失落
D. 自然景色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的向往
B. 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惆怅
C. 对人际关系的赞美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贾岛的《皇甫主簿期游山不及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的主题,均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贾岛的诗更侧重于情感的纠葛与孤独,而王维则多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贾岛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