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0:26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我靠着拐杖欣赏晴朗的雪景,溪水中云雾层层叠叠。
樵夫返回那白色的小屋,寒冷的阳光照在险峻的山峰上。
野火烧光了冈上的草,断断续续的烟雾从石松中升起。
我却转身回到山寺的小路上,听见傍晚的钟声敲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著名诗人,字阮籍,号梦窗,晚号雪窗,生于河南,后移居到江南。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贾岛与另一位诗人王之涣并称,常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
《雪晴晚望》创作于贾岛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之时。诗中描绘的冬日雪景,既是自然美的体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雪晴晚望》是一首描写冬季自然景色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倚杖望晴雪”,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静谧而美丽的雪景中,诗人借助“拐杖”的意象,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无情。接下来的“溪云几万重”,以云雾的层叠表现出景色的深远与神秘,仿佛让人感受到身处于一个诗意的世界。
“樵人归白屋”,则引入了人类的生活,樵夫的归来让诗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忙碌。而“寒日下危峰”的描写,则进一步展示了冬日的冷峻与高山的雄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后两句“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则转为对自然变迁的思考,野火带来的毁灭与重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令人深思。最后一句“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则以一种回归的姿态结束,全诗在钟声的余韵中带有一种平和、宁静的情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类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贾岛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选择题: 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樵人的生活?
A. 倚杖望晴雪
B. 樵人归白屋
C. 断烟生石松
D. 听打暮天钟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寒日下危峰”表现了冬天的___与____。
判断题: 这首诗主要描写春天的景色。(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