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14: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4:19:07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叹息自己年老体衰,怎么又是一年新春。
在石门中隐居的念头已经很久,常常对着铜镜自查。
花开在新移的树上,心里明白故乡的春天。
谁能解我心中的怨恨,难道是北方的宗教信徒?
本诗中提到的“石门”可能是指杜甫的隐居地,象征着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而“铜镜”则是古代人自照的工具,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北宗人可能隐喻某些宗教信仰或哲学流派。
贾岛,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对人生、自然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新年之际,诗人处于年老体衰之际,对新春的到来感到无奈和孤独,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感慨。
贾岛的《新年》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嗟以龙钟身”直接道出诗人年老的感受,体现出一种对抗岁月的无力感。接着,诗人通过“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沉思。对着铜镜,诗人不断自省,却无法逃避内心的苦恼。
“花发新移树”则是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待。尽管身在异乡,但“心知故国春”中,诗人始终挂念着故乡的春天,这种思乡之情在诗中呼之欲出。最后一句“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了诗人对北方宗教信徒的无奈与失望,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无力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一种对比:新年与年老,隐居与思乡,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繁华。通过这些意象,贾岛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情,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龙钟”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谁能平此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反正不是佛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