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6 04:39:03

诗句

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疏。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

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03

原文展示:

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疏。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白话文翻译:

心中存有即鹿的叹息,无忧无虑;在地上画图虽工整,但道理反而疏远。正直与冤屈已传至天子的诏书,厚重的诬陷仍可见于监奴的文书。倘若甬道真的难以继承,未必都曹能够实现初衷。万里之上关系到国家的社稷,不知天意究竟如何。

注释:

  • 心存即鹿:比喻心中有所顾虑或忧虑。
  • 画地:在地上画图,比喻规划或设想。
  • 直枉:正直与冤屈。
  • 天子诏: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厚诬:严重的诬陷。
  • 监奴书:监奴的文书,指下级官员的文件。
  • 甬道:古代宫殿中的通道。
  • 都曹:古代官职名,指负责都城的官员。
  • 社稷:国家的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1183-1243),字伯温,号梅溪,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岳飞的孙子,继承了家族的忠义精神,其诗文多表现忠君爱国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岳珂在得知韩正伦辞官后所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惋惜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对韩正伦辞官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正伦辞官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故友的深厚情感。诗中“心存即鹿叹无虞”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同情,也隐喻了对时局的不安。“画地虽工理反疏”则进一步以画地为喻,暗示了政治规划的徒劳无功。后文通过对天子诏书和监奴文书的提及,揭示了政治的腐败和诬陷的普遍。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岳珂对国家和友情的双重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存即鹿叹无虞:心中有所顾虑,但表面上无忧无虑。
  2. 画地虽工理反疏:在地上画图虽工整,但实际效果却相反。
  3. 直枉已传天子诏:正直与冤屈的情况已传至皇帝。
  4. 厚诬犹见监奴书:严重的诬陷仍可见于下级官员的文件。
  5. 傥令甬道真难继:倘若宫中的通道真的难以继承。
  6. 未必都曹可遂初:未必负责都城的官员能够实现初衷。
  7. 万里上流关社稷:关系到国家的根本。
  8. 不知天意竟何如:不知道天意究竟如何。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存即鹿”比喻心中的忧虑。
  • 对仗:如“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韩正伦辞官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失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体现了忠君爱国的主题。

意象分析:

  • 心存即鹿:心中的忧虑。
  • 画地:政治规划的徒劳。
  • 天子诏:皇帝的权威。
  • 监奴书:下级官员的腐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存即鹿”比喻什么? A. 心中的忧虑 B. 无忧无虑 C. 政治规划 答案:A

  2. “画地虽工理反疏”暗示了什么? A. 政治规划的成功 B. 政治规划的徒劳 C. 政治规划的复杂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天子诏”和“监奴书”分别代表什么? A. 皇帝的权威和下级官员的腐败 B. 皇帝的命令和下级官员的忠诚 C. 皇帝的决策和下级官员的建议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珂的其他诗作,如《满江红·写怀》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忠君爱国的主题。

诗词对比:

  • 与岳飞的诗作对比,如《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可以了解岳家父子在表达忠君爱国情感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岳珂诗集》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飞鹊 芙蓉次韵张荃 夜飞鹊 壬寅中秋酒馀,为陈永正谈秣陵往事 夜飞鹊 李晓暾罢职闲居,重有鼓盆之戚,词以慰之 夜飞鹊 庚申中秋,和季裴 夜飞鹊 怀孤植南服 夜飞鹊·五年五月七日读邸报,哀袁慰庭 夜飞鹊·望亭雨泊,偕艺风同作,绘同舟听雨图纪之 夜飞鹊•嘉兴晓发 夜合花 竹夫人 夜合花 梦与绰垣游越秀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困的成语 匸字旁的字 进善 足字旁的字 好脸 包含男的词语有哪些 考成 包含赤的成语 乐尽悲来 女字旁的字 是非自有公论 霜霏 锋不可当 靣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飞岑 变徵之声 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多钱善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