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林文节》

时间: 2025-04-26 04:49:12

诗句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12

原文展示:

林文节 岳珂 〔宋代〕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白话文翻译:

您因为爱好古文并兼有广博的知识,自然应该在书法艺术上享有声誉。我观察这份帖子,确实是在京城定力寺时所写,那时大概是刚开始清除元祐年间的痕迹。如果那时您没有被三位儿子的事情所拖累,那么后来的书法作品应当不会轻易被抛弃。

注释:

  • 好古兼博识:爱好古代文化并具有广博的知识。
  • 翰墨:指书法或书写艺术。
  • 定力:指定力寺,位于京城。
  • 元祐之迹:指元祐年间的政治和文化痕迹。
  • 三子之累:指被三个儿子的事情所拖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文人,以其博学多才和对古文的热爱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化和个人感慨,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岳珂对某位书法家的评价和感慨,通过提及定力寺和元祐年间的政治变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书法家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古文和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尊重。诗中提到的“定力”和“元祐之迹”不仅是历史背景的提及,也隐喻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交织。作者通过对书法家的未来作品的期待,表达了对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赞美书法家因爱好古文和广博的知识,自然应该在书法艺术上享有声誉。
  •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作者观察这份帖子,是在京城的定力寺所写,那时大概是刚开始清除元祐年间的政治和文化痕迹。
  •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如果那时书法家没有被三个儿子的事情所拖累,那么后来的书法作品应当不会轻易被抛弃。

修辞手法:

  • 隐喻:通过“定力”和“元祐之迹”隐喻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
  • 假设:通过假设书法家没有被家庭事务拖累,来表达对艺术传承的期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家的评价,探讨了艺术与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定力:象征稳定和坚持,也指定力寺,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
  • 元祐之迹:象征过去的政治和文化痕迹,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岳珂是哪个朝代的文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宋代

  2. 诗中提到的“定力”是指什么? A. 一种书法技巧 B. 一座寺庙 C. 一种古文风格 D. 一种政治运动 答案:B. 一座寺庙

  3. 诗中的“元祐之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书法风格 B. 一种政治运动 C. 一种文化现象 D. 一种历史事件 答案:D. 一种历史事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涉及历史变迁和个人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

诗词对比:

  • 对比岳珂的其他作品,如《岳阳楼记》,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 《岳珂全集》:收录岳珂的全部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寄侄箊箕等 舟中寄李起居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九日田舍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早下江宁 赴章陵酬李卿赠别 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隔壁撺椽 运贩 竖心旁的字 弃养 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蛊病 瘠人肥己 临阵磨枪 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专权误国 如出一轨 折槁振落 丑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