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歌子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5:37:14

诗句

扶病帘初揭,残熏被半温。

调鹦淡伫却回身。

不分紫藤花下别开门。

烟视移罗荐,云鬟腻枕痕。

褪红衫子蹙罗裙。

第一销魂时候月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14

原文展示

南歌子 其一
扶病帘初揭,残熏被半温。
调鹦淡伫却回身,不分紫藤花下别开门。
烟视移罗荐,云鬟腻枕痕。
褪红衫子蹙罗裙。
第一销魂时候月黄昏。

白话文翻译

诗人在病中刚揭开帘子,残留的熏香在被子上还温暖着。调皮的鹦鹉在一旁静静地伫立,似乎不忍离去,门外的紫藤花下似乎也没有人来送别。烟雾中,罗荐的视线随着云鬟的发丝滑动,留下了枕头上的痕迹。褪去的红衫与微微皱褶的罗裙,仿佛在诉说着那最销魂的黄昏时刻。

注释

  • 扶病:扶着病身体,暗示诗人身体不适。
  • 残熏:指的是残留的香气。
  • 调鹦:调皮的鹦鹉,象征生动活泼的情景。
  • 紫藤花: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温柔和细腻的感情。
  • 烟视:指烟雾缭绕的视觉效果。
  • 云鬟:指女性的发髻,形容女子的美丽。
  • 褪红衫子:红色衣衫褪色,传达出一种哀愁和怀旧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关于他的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受到关注,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细节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 其一》以病中景象为起点,描绘了一个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黄昏意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开头的“扶病帘初揭”便把读者带入一种病态的柔弱之中,透露出一种脆弱的美感。接着诗人又通过“调鹦淡伫却回身”表现出一种不舍,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此外,诗中“烟视移罗荐,云鬟腻枕痕”一句,描绘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的恬静与温柔,细腻的描写使得这一刻的美丽与哀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离愁别绪,又有温柔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与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扶病帘初揭:诗人刚刚揭开病中帘子,暗示着对外界的渴望与期待。
  • 残熏被半温:香气残留,温暖的被子让人感到依依不舍。
  • 调鹦淡伫却回身:鹦鹉的姿态透露出不忍离去的情感。
  • 不分紫藤花下别开门:在紫藤花下,似乎没有人来送行,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烟视移罗荐:烟雾中,诗人的视线由罗荐移动,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云鬟腻枕痕:发髻与枕头的痕迹,暗示着深情的回忆与留念。
  • 褪红衫子蹙罗裙:衣衫褪色,裙子微皱,透出一种岁月的流逝。
  • 第一销魂时候月黄昏:黄昏时分最为销魂,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调鹦淡伫”中鹦鹉的形象,喻示了情感的微妙变化。
  • 拟人:将“烟视”与“云鬟”拟人化,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对爱情、生活的感悟与反思,传达出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帘:象征脆弱与孤独。
  • 鹦鹉:象征调皮与生动。
  • 紫藤花:象征温柔与美好。
  • 烟雾:象征模糊的记忆与情感。
  • 云鬟:象征女子的美丽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扶病帘初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康复 B. 病痛 C. 快乐 D. 忧伤

  2. “调鹦淡伫却回身”中的“调鹦”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鸟 C. 一种情感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南歌子 其二》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细腻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黄昏的柔美与忧愁,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片玉篇 病鹤篇 锄药咏 玛瑙杯歌 紫参歌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 效古秋夜长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送傅管记赴蜀军 送毕侍御谪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将本图利 拜赐之师 围魏救赵 首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无为谓 郎才女貌 干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舐痈吮痔 昆山之玉 弱情 边保 汗出如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