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和访梅)》

时间: 2025-07-12 00:55:02

诗句

一雪蹉跎,蹇驴不载吟鞭去。

夜听春雨。

踏雪差无苦。

待得花晴,总是游人处。

梅应许。

小桥延伫。

蜂蝶先成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55:02

点绛唇(和访梅)

作者:刘辰翁 〔宋代〕

原文展示:

一雪蹉跎,蹇驴不载吟鞭去。
夜听春雨。踏雪差无苦。
待得花晴,总是游人处。
梅应许。小桥延伫。
蜂蝶先成路。

白话文翻译:

雪下得很厚,时光在此消磨,蹇驴不再载着我的吟鞭离去。
夜里听着春雨的声音,踏着雪的路途并没有什么苦楚。
等到花开晴天,游人们都会聚集在此处。
梅花应该会盛开,小桥上我停驻不前。
蜂蝶先行在路上。

注释:

  • 蹉跎:指时间的流逝,这里有消磨时光的意思。
  • 蹇驴:一种驴子,常用于形容行路艰难。
  • 吟鞭:指吟咏时的鞭子,这里指诗人的吟诵。
  • 应许:表示梅花承诺会开放。
  • 延伫:驻足、停留。
  • 蜂蝶: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其词风清新雅致,情感细腻,常有生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写雪中的静谧与春雨的柔和,表达了对梅花的期待,以及对游人到来时热闹景象的向往。

诗歌鉴赏:

《点绛唇(和访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雪交融的独特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开篇的“一雪蹉跎”,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冬雪的描绘。在这样一个严寒的季节里,诗人却能在雪中听到春雨的声音,体现出他内心的敏感与对春天的渴望。接着,诗人用“待得花晴,总是游人处”表达了对春花盛开的期待,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结尾的“梅应许,小桥延伫,蜂蝶先成路”,则用梅花、桥梁和蜂蝶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盎然,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活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雪蹉跎”:雪的覆盖让人感到时间的停滞与无奈。
    • “蹇驴不载吟鞭去”:表达了行路的艰难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 “夜听春雨”:春雨的声音带来希望与温暖。
    • “踏雪差无苦”: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 “待得花晴”:期待春天的到来,花开时的美好。
    • “梅应许”:对梅花的期待与向往。
    • “小桥延伫”:小桥是连接人与自然的象征。
    • “蜂蝶先成路”:生命的活跃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蹇驴不载”与“夜听春雨”,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梅花“应许”,使梅花充满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时光的反思与淡然。

意象分析:

  • :象征时间的静止与内心的孤独。
  • 春雨:象征希望与温暖。
  • 梅花:代表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小桥:象征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
  • 蜂蝶: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雪蹉跎”中“蹉跎”的意思是: A. 缓慢
    B. 消磨时间
    C. 雪下得厚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萧瑟
    C. 夏日的炎热
    D. 冬季的寒冷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与《点绛唇(和访梅)》都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但前者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后者则强调了春天的期待与生命的活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辰翁诗词集》

相关查询

游天坛山 其二 朱娘曲 小车吟 偶阅楞严作 其二 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 其六 临终诗 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恐缘差失念作日用偈八首 其三 望蓬莱 题杏花 王明佐北归颇责买山之资因述长句二十四韵凡二百四十言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搑函 解铃还需系铃人 黽字旁的字 回山转海 束身就缚 采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腐索驭马 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统的成语 打破疑团 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亮头 笔墨纸砚 米字旁的字 显客 顾命大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