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2:16
作者:刘辰翁 〔宋代〕
一雪蹉跎,蹇驴不载吟鞭去。
夜听春雨。踏雪差无苦。
待得花晴,总是游人处。
梅应许。小桥延伫。
蜂蝶先成路。
雪下得很厚,时光在此消磨,蹇驴不再载着我的吟鞭离去。
夜里听着春雨的声音,踏着雪的路途并没有什么苦楚。
等到花开晴天,游人们都会聚集在此处。
梅花应该会盛开,小桥上我停驻不前。
蜂蝶先行在路上。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其词风清新雅致,情感细腻,常有生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写雪中的静谧与春雨的柔和,表达了对梅花的期待,以及对游人到来时热闹景象的向往。
《点绛唇(和访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雪交融的独特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开篇的“一雪蹉跎”,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冬雪的描绘。在这样一个严寒的季节里,诗人却能在雪中听到春雨的声音,体现出他内心的敏感与对春天的渴望。接着,诗人用“待得花晴,总是游人处”表达了对春花盛开的期待,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结尾的“梅应许,小桥延伫,蜂蝶先成路”,则用梅花、桥梁和蜂蝶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盎然,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时光的反思与淡然。
诗词测试:
“一雪蹉跎”中“蹉跎”的意思是:
A. 缓慢
B. 消磨时间
C. 雪下得厚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萧瑟
C. 夏日的炎热
D. 冬季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