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53
平沙雁落
江风飘尘白如练,征翰远赴芦花岸。
寒雾昏昏渔火明,欲飞不飞行阵乱。
相从万里多崎岖,呼鸣警察夜有奴。
衡阳路杳速归去,未可容易来江湖。
江边的风吹起白色的尘土,如同白绫飘动。
我乘着船只,远赴芦花丛生的岸边。
寒雾弥漫,渔火在昏暗中闪烁,
想要起飞却又不敢,心中浮现出阵阵迷乱。
一路上崎岖万里,呼啸声不断,
夜晚的警察如同奴仆般守候在四周。
衡阳的路途遥远,归去的速度更是缓慢,
不容易再次回到这片江湖。
叶茵,字未云,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叶茵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趣。
《平沙雁落》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旅途中对归属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旅途艰难的感悟。
《平沙雁落》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诗作,诗人在江边独自漂泊,面对自然的风景与自身的孤独,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江风飘尘白如练”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呈现了江边的景象,白色的尘土在风中飘动,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而“征翰远赴芦花岸”则描绘了诗人出行的目的地,芦花荡漾的岸边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诗意的美感。
接下来的“寒雾昏昏渔火明”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寒雾笼罩中,渔火点点,仿佛在诉说着孤独与希望的交织。诗人内心的矛盾在“欲飞不飞行阵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既想要逃离这种孤独,又感到无处可去,内心的挣扎让人感同身受。
“相从万里多崎岖”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而“呼鸣警察夜有奴”则引入了守夜的角色,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责任感。最后两句总结了归家的渴望和难以实现的现实,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旅途的无奈,令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挣扎。诗人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心灵的感受,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平沙雁落》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叶茵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芦花岸”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长满芦苇的岸边
C. 渔民的家
D. 出行的目的地
“欲飞不飞”的意思是什么?
A. 想要飞翔却无法
B. 渔火在飞
C. 飞行的速度很慢
D. 夜晚没有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