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1:0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09:56
东亭
苏轼 〔宋代〕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和尘世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仙山和佛国是归宿,而世间的道路则各自分开。无论在何处,若无妨碍,都可以随意建造自己的小屋,岁月的流逝也不过是几次的期望。远远地知道小窗外便是热闹的市集,那里必定有新松常青和刺丛环绕。谁说茅草屋的形象不如华丽的房屋,海天之间的风雨却能让人领略到自然的壮美。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苏轼的诗作多反映个人遭遇及对生活的感悟,影响深远。
《东亭》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生活困顿但心境豁达,反映了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东亭》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所写的一首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首先提到“仙山佛国”,表明理想的归宿是超脱的境界,而“世路玄关两背驰”则显示出现实生活的纷扰与复杂。诗人通过“到处不妨闲卜筑”,表达了他对于自我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对自由的向往。即使身处繁华的市井之中,诗人依然能“遥知小槛临廛市”,展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
在后面的“谁道茅檐劣容膝”,诗人用自嘲的方式回应世俗的评价,表明即使是简陋的茅屋,也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风雨,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心灵的自由,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东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茅檐”象征什么?
A. 富裕
B. 朴素
C. 美丽
D. 繁华
“流年自可数期颐”中的“期颐”是指什么?
A. 长寿
B. 短暂
C. 富贵
D. 寻常
答案: 1-C, 2-B, 3-A
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所不同,苏轼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而李白则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