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2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1:33
瑶池燕
苏轼 〔宋代〕
飞花成阵。春心困。寸寸。别肠多少愁闷。无人问。偷啼自揾。残妆粉。抱瑶琴寻出新韵。玉纤趁。南风来解幽愠。低云鬟眉峰敛晕。娇和恨。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飞舞的花瓣,如同阵阵涟漪,春天的心情被困扰,寸寸愁绪如同别离的肠子,愁苦无处诉说,只有默默啼哭来寻找解脱。残留的妆容已经暗淡,手握瑶琴想寻求新的乐韵。随着南风来,带走了心中的幽怨,低垂的云彩中,鬓发和眉目交织着淡淡的晕色,流露出娇羞与怨恨的情感。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宋代文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清新,常以闲适的心态描绘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人生经历多次波折之际,内心充满了对于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诗中流露出的愁苦与抒情,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与生活上的困境。
《瑶池燕》是苏轼在春天描绘的情感诗,以飞花和春心为引子,细腻地描写了离愁别恨和内心的孤独。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然而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诗人却感受到愁闷与无奈。诗的开头“飞花成阵”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伤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春天虽美,却带来愁绪。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用“别肠多少愁闷”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愁苦的情感如同寸寸缠绕,难以解脱。这里的“无人问”更增添了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诉说自己的心声,却无人倾听。随后“偷啼自揾”传达出内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展现出一种隐忍的情感。
随着南风的到来,诗人希望能够解开心中的幽怨,这一转折给诗歌带来了一丝希望。最后以“娇和恨”收尾,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娇羞的美丽,又有深深的怨恨,象征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美景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美好与痛苦时的复杂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瑶池燕》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瑶琴”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爱情
C. 高雅与情感的寄托
D. 财富
“南风来解幽愠”中,南风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温暖与希望
C. 绝望
D. 迷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