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27
两翁留滞各皤然,人笑迂疏老更坚。共把鹅儿一作鸱夷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江边遗爱啼斑白,海上先声入管弦。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
两位老翁留在这里,白发苍苍,彼此相对而坐,令人感到他们的迂疏和坚持。我们一起喝酒,鹅儿在水边嬉戏,天空如同五湖般湛蓝。江边留下的爱意,伴随着白鹭的啼鸣;海面上,先声悠扬,响彻乐器的合奏。早晚我也会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林,畅快地高歌,笑对斜阳下的老年生活。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诗词、散文和书法成就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愈加向往隐逸生活。诗中表现了他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和林子中待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透过两位老翁的形象,展现了对老年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两翁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他们的坚持与迂疏则展现出一种不羁与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景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无畏。
诗中提到的“鹅儿”和“卵色五湖天”,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令人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和宁静的氛围。而“江边遗爱啼斑白”和“海上先声入管弦”,则是通过生动的想象,将自然景象与音乐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情感的流动与共鸣。最后,诗人以“早晚渊明赋归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对归隐山林的憧憬,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真我生活的追求。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洒脱态度,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和林子中待制》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鸱夷”象征着什么?
诗中“江边遗爱啼斑白”描绘的是?
苏轼的《和林子中待制》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有归隐的主题,但苏轼更强调与朋友的相聚与生活的愉悦,而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前者更具洒脱与豁达,后者则显得更加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