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59
减字木兰花(雪词)
苏轼 〔宋代〕
云容皓白。破晓玉英纷似织。
风力无端。欲学杨花更耐寒。
相如未老。梁苑犹能陪俊少。
莫惹闲愁。且折江梅上小楼。
这首词描绘了雪后清晨的美丽景象,白云如同皓白的纱衣,晨曦中,雪花纷飞,犹如织女在编织。微风轻拂,似乎想要像杨花那样忍受寒冷。相如(司马相如)虽然未老,仍然能在梁苑中陪伴年轻俊秀的人。不要惹起闲愁,不如在小楼上折下一枝江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兼具深刻的哲理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汇的时代。苏轼身处政治波动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在其作品中常常显露无遗。
苏轼的《减字木兰花(雪词)》是一首风格清新、情感细腻的词作。开篇以“云容皓白”描绘了雪后的晨景,确立了诗歌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风力无端”,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示了自然的无常与变化。此时,苏轼引入了“杨花”的意象,既表现了他对生命坚韧的思考,也暗示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相如未老”一句,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即使年华渐逝,精神和才华依然鲜活的哲思。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自我的提醒,也是一种对年轻人的鼓励。最后的“莫惹闲愁”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总结,倡导在繁忙与纷扰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令人为之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在寒冷与孤独中,依旧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表面景象,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司马相如
C) 杜甫
D) 苏轼
“莫惹闲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A) 忧伤
B) 释然
C) 怀念
D) 愤怒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轼的《减字木兰花(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