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冯判官之昌国》

时间: 2025-05-21 09:59:02

诗句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天吴九首龟六眸。

锯牙凿齿烂如雪,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

鱼盐生计稍得苏,职贡重修远岛服。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

经纶手段饱周孔,岂与弓马同等伦。

昼穷经史夜兵律,麟角凤毛多异质。

直将仁义化笞榜,羞与奸□竞刀笔。

吾闻判官昔佐元戎幕,三军进退出筹度。

使移韬略事刑名,坐使剽游归礼乐。

凤凰池,麒麟阁,酬德报功殊不薄。

九天雨露圣恩深,万里扶摇云外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9:59:02

诗词名称: 送冯判官之昌国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斩蛟将军飞上天,
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
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
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
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
天吴九首龟六眸。
锯牙凿齿烂如雪,
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
龙变海鱼安海族。
鱼盐生计稍得苏,
职贡重修远岛服。
判官家世忠孝门,
独松节士之奇孙。
经纶手段饱周孔,
岂与弓马同等伦。
昼穷经史夜兵律,
麟角凤毛多异质。
直将仁义化笞榜,
羞与奸竞刀笔。
吾闻判官昔佐元戎幕,
三军进退出筹度。
使移韬略事刑名,
坐使剽游归礼乐。
凤凰池,麒麟阁,
酬德报功殊不薄。
九天雨露圣恩深,
万里扶摇云外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冯判官的高尚品德与才能,开篇提到将军斩蛟飞天,形象地表现出战斗的激烈与壮烈。接着描绘了海上的惊涛骇浪和战舰的雄壮场面,表现出对战争与国家的关心。随后提到兰山与小白桃花,展现出自然的优美。中间部分则提到鸱夷不裹壮士尸,彰显出对忠烈的哀悼,紧接着描述长鲸与天吴,暗喻海上的神秘与力量,表现出对海上生存的关注。

冯判官的忠孝家世与杰出才能被赞美,强调他在经世治国方面的能力,夜以继日地学习兵法与律法,显示出他对国家的贡献。

最后表达了对冯判官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回报国家的恩德。


注释:

  • 蛟将军:指战斗勇猛的将领,蛟为一种神话中的水生生物,用以比喻将军的威武。
  • 兰山:指美丽的山,象征着自然景色的和谐。
  • 鸱夷:古代一种神话生物,象征着勇士和忠诚。
  • 判官:古代官员,负责审理案件,象征着公正与正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以豪放、奔放著称,兼具人文关怀与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诗作于苏轼任职于地方官时,表达了他对冯判官的叮嘱与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德行与能力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冯判官之昌国》是一首充满豪情与理想的诗篇,苏轼在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对比,展现了战斗的壮烈与对冯判官的期待。开篇以“斩蛟将军飞上天”引入,生动表现出战争的激烈,紧接着便描绘出海上的波涛与战船,显现出国家的危机与士人的责任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兰山摇动秀山舞”,既体现了美的自然景观,又暗示了人们在紧张环境中的心态。

诗的中间部分则通过“鸱夷不裹壮士尸”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哀悼,而“长鲸东来驱海鱿”则展现了海洋的神秘与壮丽,曲折而又深邃,引人思考。

苏轼对于冯判官才能的赞美与期望贯穿整首诗,尤其是提到其家世与德行,显示出对人才的珍视。同时,诗中还隐含着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考,表达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一位官员的送别,更是对理想与信念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斩蛟将军飞上天:将军的勇猛如同飞升的蛟龙,象征着英雄气概。
  2. 十年海水生红烟:海水的波涛翻滚,十年未平,暗示战乱与艰辛岁月。
  3. 惊涛怒浪尽壁立:惊险的海浪如同高墙,展现出严酷的环境。
  4. 楼橹万艘屯战船:战舰如山,形成压倒性的力量,象征着国家的军事力量。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惊涛怒浪”表现出海洋的愤怒与浩瀚,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忠诚与理想展开,强调对官员的期望与对国家的责任感,展现出对人生理想与社会公正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蛟龙:象征着勇猛的将领与战斗的精神。
  • 兰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鸱夷:象征着忠诚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斩蛟将军”的意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B. 代表着战斗的勇士
    C. 代表着和平的象征
    D. 无法确定

  2. 诗中提到的“鸱夷”象征了什么? A. 美丽的山川
    B. 忠诚与牺牲
    C. 神秘的生物
    D. 战斗的勇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送冯判官之昌国》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但苏轼更侧重于理想与责任,而李白则展示了豪放与洒脱的个性。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光明殿寓斋应慎郡王教 寄周青在 寄旧令朱汉臣 挽画僧采石 丁景吕南游索书与梅村师闻师连举三子却寄 将入闽寄故人王而农 寄方密之 秋阴寄王山长 西林寺与焦鍊师赋得阶下泉 百步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亚麻 门字框的字 面没罗 舟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烟的笔顺怎么写?烟的笔画顺序详解 反老为少 监市履猯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榴靥 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青山不老 水宿山行 间不容发 建之底的字 起例发凡 樱的繁体字怎么写?樱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心组字有哪些?带心的汉字大全_汉字偏旁学习 乡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