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

时间: 2025-07-30 00:23:49

诗句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馀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23:49

原文展示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馀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久病而感到对花的怨恨与惋惜,淅淅沥沥的雨水让剩余的花瓣更加显得娇弱。眼见不到双旗出征,街道上空荡荡的,花期已然过去。知道你在寂寞中苦苦思念,我在这里用美言细细品味那芬芳的花香。浅紫色的花儿争相开放,而那浮红色的花却任凭早晨的霜寒而凋零。天边的花尚有青翠的叶子,国色天香的牡丹却要等到华丽的顶端。邀你共饮美酒,吟诗作对,但我这个瘦弱的书生并非什么仙人。

注释

  1. 残花:凋零的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逝。
  2. 久病:长时间的生病,暗示诗人身心的疲惫与无奈。
  3. 双旌:指出征的旗帜,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期待。
  4. 九陌:指街道,象征繁华的场景。
  5. 妙语:美妙的话语,暗指对花的赞美。
  6. 浅紫、浮红:指不同颜色的花,象征着各种美好的事物。
  7. 天葩:天上的花,通常指青萼。
  8. 国色:国色天香,特指牡丹,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文都极具影响力,尤其是词作,开创了“豪放派”的风格。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与流亡,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因病久居在家,春天来临之际,感叹自己身体的虚弱与外界春意的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歌通过对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中的“残花”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久病的诗人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渴望,但却无缘亲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尽在言表。“空令九陌迁”一语,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春天的来临并未带来他期待的热闹场景,反而是更多的失落感。

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花的不同状态:有的争相开放,有的却任由霜寒摧残,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臞儒不是仙”的自嘲,显示出诗人对自身的谦卑与对理想的向往,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思索。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残花怨久病”:表达了因病而对生命之美的怨恨。
    • “剩雨泣馀妍”:雨水让残余的花瓣更加凄凉。
    • “不见双旌出”:春天的欢快场景在病中无法亲历。
    • “空令九陌迁”:街道的空虚与生机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
    • “知君苦寂寞”:理解友人心中的孤独。
    • “妙语嚼芳鲜”:用美好的语言来品味生活的芬芳。
    • “浅紫从争发”:描绘春花争相开放的生动景象。
    • “浮红任蚤蔫”:红花因寒霜凋零,象征生命的脆弱。
    • “天葩尚青萼”:青萼依然鲜艳,寓意希望。
    • “国色待华颠”:国色牡丹尚待开放,暗示美好的未来。
    • “载酒邀诗将”:以酒相邀,想与友人共吟。
    • “臞儒不是仙”:自谦之词,表明自己非高人。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状态与人心境相联系,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花以情感,传达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即使身处逆境仍旧向往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残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承载着诗人的惋惜与怨恨。
  • 久病:代表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双旌: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反映出诗人对外界的向往。
  • 浅紫、浮红:不同颜色的花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脆弱。
  • 国色: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繁荣,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花怨久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期待

  2. “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中“浮红”指的是什么? A. 牡丹
    B. 桃花
    C. 红花
    D. 菊花

  3. 诗的最后一句“臞儒不是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态度是: A. 自夸
    B. 自谦
    C. 自豪
    D. 自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动感,而苏轼的此诗则更为内敛,反映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但更侧重于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体现出不同的主题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生查子 同顾庵次淡心韵 生查子 元夜题山水小幅 生查子 其三 生查子 和韵 生查子 其四 闺情,集唐诗 生查子四章•此日西风 其一 生查子 秋闺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端午节亚平宁烟斗客聚会李津生宅。是日为李夫人王湛芳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版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捉衿肘见 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董狐之笔 刺儿话 壤陛 革字旁的字 回天运斗 余热制冷 风驭 奔牛 背本趋末 白费口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