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如练(蝶恋花)》

时间: 2025-07-27 23:32:43

诗句

睡鸭炉寒熏麝煎。

寂寂歌梁,无计留归燕。

十二曲阑闲倚遍。

一杯长待何人劝。

不识当年桃叶面。

吟咏佳词,想像犹曾见。

两桨往来风与便。

湖平月上江如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2:43

原文展示

江如练
睡鸭炉寒熏麝煎。
寂寂歌梁,无计留归燕。
十二曲阑闲倚遍。
一杯长待何人劝。
不识当年桃叶面。
吟咏佳词,想像犹曾见。
两桨往来风与便。
湖平月上江如练。

白话文翻译

诗的内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夜景,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感慨。开头提到睡鸭和炉上的香气,描绘出了一种寒冷和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却又无奈无法留住归燕。诗人独自倚靠在曲阑边,期待着有人来劝酒,却发现无人陪伴。最后,诗人对过去的情景浮现脑海,江面如练,月光映照,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孤独的画面。

注释

  1. 睡鸭:指的是安静的鸭子,暗示宁静的环境。
  2. 炉寒:指的是炉火冷了,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3. 熏麝煎:指香味的弥漫,暗示环境的优雅和清新。
  4. 歌梁:指的是歌声从屋梁上传来,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5. 桃叶面:指的是过去的情人,带有怀旧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0),字承天,号秋水,北宋时期的词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江如练》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奈。此时的贺铸,正处于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中,因此在诗中渗透出浓厚的怀旧情感。

诗歌鉴赏

《江如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诗中贺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丽夜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以“睡鸭炉寒熏麝煎”引入,勾勒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冬夜的寒冷与宁静。而“寂寂歌梁,无计留归燕”则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却又无奈无法留住归来的燕子,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留的美好。

在“十二曲阑闲倚遍”中,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期待着有人来劝酒,这种无奈与孤独愈发显露。结尾的“湖平月上江如练”则将整个场景升华到一种梦幻的境界,月光洒在江面上,如同练带般柔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古典诗词独特的美感与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睡鸭炉寒熏麝煎:宁静的夜晚,鸭子在水中安静地睡着,炉火已冷,香气依然萦绕。
  2. 寂寂歌梁,无计留归燕:寂静的房梁上传来歌声,但无奈无法留住归来的燕子,表现孤独感。
  3. 十二曲阑闲倚遍:在十二曲栏杆旁闲适地倚靠,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4. 一杯长待何人劝:期待有人来劝酒,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期待。
  5. 不识当年桃叶面:对过往情人的思念,却无法再见,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6. 吟咏佳词,想像犹曾见:吟咏美好的词句,想象往昔,如同重现。
  7. 两桨往来风与便:小船在水面上划动,风起波涌,形成了动感的画面。
  8. 湖平月上江如练:江面平静,月光映照,如同绸缎般柔美,形成了诗的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练”,形容其平滑与柔和。
  • 拟人:通过“无计留归燕”表现出对燕子的思念与期待。
  • 对仗:如“湖平月上”和“江如练”,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怀旧的主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宁静和自然的生活。
  2. :代表温暖与家庭的安宁。
  3. 歌梁: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往昔的欢乐。
  4. :象征孤独与思念,具有浪漫的色彩。
  5. :象征流动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睡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2. “一杯长待何人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奈与孤独
    B. 快乐与满足
    C. 生气与愤怒

  3. “湖平月上江如练”这一句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风暴
    B. 柔和与宁静
    C. 热闹的场景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
  2. 苏轼《水调歌头》
  3.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贺铸的《江如练》在情感上更显孤独和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意境上都追求自然美,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宋词三百首》
  3. 《贺铸评传》
  4.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送王江华二首 其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祝英台近 同远是、虎侯坐耕客斋中分调 祝英台近 其七 烧香词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记梦 祝英台近 蠡园望太湖,同依依 祝英台近 雪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颐光 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振兵泽旅 四点底的字 包含距的词语有哪些 遗簪败履 炭盆 齐字旁的字 空想 冰销叶散 安魂定魄 移风崇教 包含俱的成语 扦插 户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