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0: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0:35:44
祝英台近 记梦
作者: 陈永正 〔当代〕
漾轻魂,离绣户。出意小园遇。折得馨香,一枝欲贻予。
当途未敢相怜,碧天孤月,笑指道春怀如许。
近前语。乍觉鸿影翩然,惊心失芳侣。
脉脉清辉,但照梦归去。巫云若教相同,那边人独,定为我拈花延伫。
轻轻的灵魂荡漾,离开了绣花的门。
心中偶然走出小园,恰好遇见了。
采得芳香的一枝花,想要送给你。
途中的相遇不敢相怜,碧空的孤月,笑着指引我春天的思念。
走近前去说话,突然看到鸿雁翩翩而来,让我惊心失去伴侣。
清澈的月光,照亮了我回梦的路。
如果巫云可以相同,那边的人单独,肯定会为我拈花停留。
作者介绍:
陈永正,生于20世纪末,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人生感悟和情感抒发,风格往往融合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 记梦》创作于当代,诗人可能受到了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思索。
这首诗以“梦”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思念。诗的开头以一种轻盈的笔触描绘了离开绣花门的轻魂,仿佛是梦境的开始,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氛围。小园的意象则传达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折得馨香的一枝花更是暗示了对爱的渴望。诗中“当途未敢相怜”的句子,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告诫自己不敢轻易表达情感,怕受伤害。
接下来的“碧天孤月”更是将情感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孤月的意象象征了一个人的孤寂与思念。诗人在此时与月亮对话,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怀念。最后“巫云若教相同”一句,似乎带有一种希望,期待有缘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情感,拈花延伫,这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轻魂”指的是什么?
A. 精神状态
B. 物质存在
C. 具体的人
答案:A
诗中“碧天孤月”代表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B
诗人在文中提到“巫云”,这代表了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