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2:1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19:19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
沙口石冻马蹄脱。
雪片阔一作云片阔,
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在轮台城头的夜晚,号角声响起,
城北的旄头旗帜已经落下。
昨夜的飞信已经传到渠黎,
单于的军队已在金山的西面。
从戍楼向西望去,烟尘弥漫,
汉军驻扎在轮台的北面。
将军们高举旄头向西出征,
清晨时分,军乐声响,队伍出发。
四周战鼓雷鸣,仿佛海浪翻涌,
三军齐声呐喊,震动了阴山。
敌军气势如虹,像云层一般聚集,
战场上白骨交错,缠绕着草根。
剑河的风急,雪片飞舞如阔,
沙口和石头冰冻,马蹄行走艰难。
雪片飞舞,又作云片飞舞,
亚相为了勤王,甘愿承受苦难,
誓言要报效君主,平定边疆的尘埃。
自古以来的青史谁能不见,
如今的功名胜过古人。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15年,卒年不详。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士兵的豪情,风格豪放,极具气势。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国家需要征兵出征,岑参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士兵征战的激昂情绪。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首气势磅礴、情感激昂的边塞诗,展现了唐代士兵出征的壮丽场面。诗的开头以夜吹角的场景引入,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敌我双方的对峙,表现出汉军的准备和决心,尤其是“上将拥旄西出征”的句子,展现了将领的威风和士兵的士气。诗中“虏塞兵气连云屯”的描写,生动地表达出敌人的气势与压力,仿佛战斗即将来临。
此外,诗中还通过描绘环境的恶劣,展现出士兵在严寒与艰难条件下的勇敢与坚韧。“战场白骨缠草根”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战斗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深思与同情。诗的最后转向历史的回顾,强调了今天的功名胜过古人,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充满了壮志豪情,也在形式上体现了唐诗的韵律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岑参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勇与忠诚,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气息。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边疆将士的英勇和忠诚,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它强调了士兵在面临敌人威胁时的勇敢与坚韧,传达出一种豪情壮志,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激励士兵追求功名,展现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羽书”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上将拥旄__”描绘了将军出征的场景。
判断题:诗中的“战场白骨缠草根”描绘了战争的美好景象。(对/错)
这份内容为《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