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

时间: 2025-05-13 11:05:50

诗句

微才弃散地,拙宦惭清时。

白发徒自负,青云难可期。

胡尘暗东洛,亚相方出师。

分陕振鼓鼙,二崤满旌旗。

夫子廊庙器,迥然青冥姿。

阃外佐戎律,幕中吐兵奇。

前者驿使来,忽枉行军诗。

昼吟庭花落,夜讽山月移。

昔君隐苏门,浪迹不可羁。

诏书自征用,令誉天下知。

别来春草长,东望转相思。

寂寞山城暮,空闻画角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05:50

原文展示:

岑参的《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原文如下:

微才弃散地,拙宦惭清时。
白发徒自负,青云难可期。
胡尘暗东洛,亚相方出师。
分陕振鼓鼙,二崤满旌旗。
夫子廊庙器,迥然青冥姿。
阃外佐戎律,幕中吐兵奇。
前者驿使来,忽枉行军诗。
昼吟庭花落,夜讽山月移。
昔君隐苏门,浪迹不可羁。
诏书自征用,令誉天下知。
别来春草长,东望转相思。
寂寞山城暮,空闻画角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岑参对自己微薄才能的自谦和对官场的惭愧。他感慨白发苍苍却仍然无法实现青云之志,胡人侵扰使东洛的局势暗淡,正值亚相出征之际,陕地鼓声震天,旌旗飘扬。诗中提到的“夫子廊庙器”是对理想的追求,显现出诗人心中怀有的抱负。再谈到前来传递消息的驿使,诗人在絮叨中感受到行军的艰辛。白天吟诵庭前落花,夜晚则对着山月吟诵,想念昔日隐居于苏门的君子,心中惆怅不已。后面提到的诏书自征用则是对其才能的认可,令人仰慕。别后春草长,东望更添相思,最后在寂寞的山城黄昏中,空闻画角声悲。

注释:

  • 微才:微薄的才能。
  • 拙宦:拙劣的官运。
  • 青云:指高升的理想或前途。
  • 胡尘:指胡人入侵的战乱。
  • 亚相:指副宰相,文中提到的出征者。
  • 夫子:指有德行的君子。
  • 阃外:指朝廷之外。
  • 驿使:传递消息的使者。
  • 苏门:指古代隐士所居之地。
  • 画角:军中号角,象征战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描写边疆风光和战争场景。他的诗作充满激情,语言奔放,常表现出对战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岑参任职陕西期间,正值边疆战乱,诗人感受到国事艰难,同时又对自己未能实现仕途理想的惋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离别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歌鉴赏:

岑参的《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中,岑参以自谦的姿态,反映了他对自身才能的认知与对仕途的渴望。开篇两句“微才弃散地,拙宦惭清时”便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态,既有对时代的惭愧,也有对自身局限的清醒。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也通过对古代士人的追忆,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理想与忧愁。

诗中多次提到的战争场景,如“胡尘暗东洛”和“分陕振鼓鼙”,生动地描绘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岑参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边塞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几句“别来春草长,东望转相思。寂寞山城暮,空闻画角悲”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诗人在寂寞的黄昏中,听到战斗的号角声,倍感思念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呈现出岑参对国家、对友人、对理想的复杂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才弃散地——自谦才能微薄,心中自知。
  2. 拙宦惭清时——在清明的时代里,自己却未能有所作为。
  3. 白发徒自负——年华已逝,白发苍苍,内心仍有不甘。
  4. 青云难可期——难以实现高远的理想。
  5. 胡尘暗东洛——外有胡人入侵,东洛之地暗淡无光。
  6. 亚相方出师——此时正值副宰相出征之际。
  7. 分陕振鼓鼙——陕地的鼓声震天,士气高昂。
  8. 二崤满旌旗——旌旗飘扬,战斗气氛浓厚。
  9. 夫子廊庙器——对理想的追求,渴望成为贤士。
  10. 阃外佐戎律——阃外的军法,彰显出诗人的抱负。
  11. 幕中吐兵奇——幕中策划的奇计,显示出军事才能。
  12. 前者驿使来——驿使来传递消息。
  13. 忽枉行军诗——意外收到了行军的诗作。
  14. 昼吟庭花落——白天吟唱庭前落花之景。
  15. 夜讽山月移——夜晚对着山月吟诵,抒发情怀。
  16. 昔君隐苏门——忆及昔日隐士君子,心有所念。
  17. 浪迹不可羁——游荡不羁,难以安定。
  18. 诏书自征用——朝廷的征用,认可其才能。
  19. 令誉天下知——使得才能被天下所知。
  20. 别来春草长——与友别后,春草生长。
  21. 东望转相思——向东望去,思念更加浓烈。
  22. 寂寞山城暮——山城的黄昏,显得格外孤寂。
  23. 空闻画角悲——空听号角声,倍感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微才弃散地,拙宦惭清时”,前后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胡尘暗东洛”,用“胡尘”比喻战乱,形象生动。
  • 拟人:如“昼吟庭花落”,将自然景象赋予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省,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战争与个人理想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发:象征年华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
  2. 青云: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3. 胡尘:象征战乱与动荡的时代背景。
  4. 鼓鼙:象征战争的号召与士气的高涨。
  5. 山月: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6. 画角:象征战争的悲壮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才”指的是什么? A. 大才
    B. 微薄的才能
    C. 不才
    答案: B

  2. “胡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战乱
    C. 安宁
    答案: B

  3. 诗人在黄昏中感到孤独,是因为: A. 不喜欢夜晚
    B. 思念朋友
    C. 想要回家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岑参的《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豪放开阔,后者则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岑参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秋蕊香 哈尔滨中央大街 秋蕊香 水木樨 秋蕊香·七夕 贺圣朝 西江送富云麓学士入都 贺圣朝 贺圣朝 㣼盦属题徯园所绘平安图 贺圣朝(春游) 贺圣朝 天针 贺圣朝 湖上春游,劫后仍盛,水窗午坐,黯然作此 贺圣朝 夜来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器 蚕子 螫口 开疆拓境 双人旁的字 如渴如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弇郁 旧念复萌 鼻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绳愆纠谬 搒笞 揉眵抹泪 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