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6:06
赵少尹南亭送郑侍御归东台(得长字)
红亭酒瓮香,白面绣衣郎。
砌冷虫喧坐,帘疏雨到床。
钟催离兴急,弦逐醉歌长。
关树应先落,随君满鬓霜。
在红色的亭子里,酒香扑鼻,白面青年身着绣衣。
坐在凉爽的石阶上,虫鸣声喧闹,薄帘外雨滴落在床上。
钟声催促着离别的急切,琴弦伴着醉酒的歌声悠长。
关外的树木应该是早已落叶,伴随着你离去,鬓角已添霜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关树”可以联想到古代边塞的树木与离别的感伤,常用以象征离别的凄凉与岁月的流逝。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莲,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战斗、边塞风光及士兵的生活,风格豪放,语言奔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岑参任职边塞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和对离别情绪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场景,展现了友谊的深厚和离别的哀伤。开头的“红亭酒瓮香”展现了一幅欢聚的画面,酒香弥漫,仿佛置身于一个欢快的场景中。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离别的情绪逐渐显露。“钟催离兴急,弦逐醉歌长”,钟声的催促使得离别的情绪愈加浓烈;而琴声则在此刻显得悠长,仿佛在诉说着不舍。
最后两句则以“关树应先落,随君满鬓霜”作结,树木的凋落与鬓角的白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在欢聚与离别之间巧妙地切换,展现了岑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伤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钟催离兴急”意指什么?
“随君满鬓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岑参的边塞诗相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观和壮阔的视野,情感上较为豪迈;而岑参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友情的深邃和离别的伤感,两者在风格上存在一定差异,但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