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

时间: 2025-07-27 09:13:20

诗句

此身无用且东来,赖有江山慰不才。

旧尹未嫌衰废久,清尊犹许再三开。

满城遗爱知谁继,极目扁舟挽不回。

归去青云还记否,交游胜绝古城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13:20

原文展示:

此身无用且东来,
赖有江山慰不才。
旧尹未嫌衰废久,
清尊犹许再三开。
满城遗爱知谁继,
极目扁舟挽不回。
归去青云还记否,
交游胜绝古城隈。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用处,只能向东而来,
但有这江山美景来安慰我的无能。
旧时的县官并不嫌弃我长久的衰败,
清酒的杯子还允许我再三举起。
满城的遗爱,谁能承接呢?
远望那小舟,已无法再挽回。
你还记得回去青云之上的日子吗?
交游的胜地,依旧在这古城的深处。


注释:

  1. 此身无用:指自己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
  2. 江山:这里指美丽的自然风光,象征安慰。
  3. 旧尹:指曾经的地方官员。
  4. 清尊:清酒的酒杯。
  5. 满城遗爱:指满城留下的美好情感、回忆。
  6. 扁舟:小舟,象征着离去和无法挽回的事情。
  7. 青云:指理想的境地或高远的志向。
  8. 交游:朋友交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青云”,常用来比喻高远的理想和志向,反映出作者对理想未遂的感慨。“旧尹”则可见于古代对地方官的称呼,体现出苏轼对于曾经官职的追忆与自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徐州时,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及对故人的思念。诗中融入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无奈,反映出其在逆境中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苏轼在遭遇贬谪后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以“此身无用”引入,直接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嘲。接着,他以江山之美来安慰自己的无能,显示出他虽然身处困境,却仍能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对于“旧尹”的回忆,既是对往昔的怀念,也是对友谊的珍视,体现出人际关系的温暖。

在“满城遗爱知谁继”的疑问中,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美好情感承载的渴望;而“极目扁舟挽不回”则增添了一丝无奈与惆怅,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难以挽回的感慨。最后两句“归去青云还记否”更是点题,勾勒出苏轼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仍旧不失志向、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此身无用且东来”:自我贬低,强调自己在世间的无能,身处徐州一隅。
    • “赖有江山慰不才”:自然景色成为心灵的慰藉,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 “旧尹未嫌衰废久”:回忆过去的友人,感慨他们对自己的包容与理解。
    • “清尊犹许再三开”:表现出他对酒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满城遗爱知谁继”:对过往美好的情感的惋惜与无奈。
    • “极目扁舟挽不回”:小舟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无法挽回的青春。
    • “归去青云还记否”:呼唤理想与志向,激发读者的思考。
    • “交游胜绝古城隈”:强调古城的美好人际关系,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2. 修辞手法:

    • 用对仗手法(如“清尊犹许再三开”与“满城遗爱知谁继”)增强诗的韵律感。
    • 以“扁舟”作为意象,象征流逝与失去,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3.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希望与勇气的精神,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自然之美,给予人心灵安慰。
  • 清尊:象征饮酒交友的欢乐,体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 扁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不可挽回,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 青云:象征理想与追求,体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用哪个意象来象征流逝的时间?

    • A. 江山
    • B. 清尊
    • C. 扁舟
    • D. 交游
  2. 诗中提到的“旧尹”指的是?

    • A. 朋友
    • B. 地方官员
    • C. 家人
    • D. 同僚
  3.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理想的追求
    • B. 对过往的怀念
    • C. 对现状的无奈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豪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对往昔友谊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多了几分对现实的无奈与温柔,李白则更显豪放与纵情。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集
  2. 《宋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苦寒行 送姜道士归南岳 过商山 送人归夏口 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 寄冯使君 了仙谣 经费隐君旧宅 上卢使君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六合时邕 幾字旁的字 求名责实 鸿运当头 花天酒地 耂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轻意 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获知 山字旁的字 嗣后 绝路逢生 赠贴 权倾中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