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40
白塔铺歇马
苏轼 〔宋代〕
甘山庐阜郁相望,
林隙熹微漏日光。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蚤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
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水景象。远山和丘陵浓密苍翠,林间的缝隙透出微弱的阳光。吴国的晚秋,蚕丝开始断了,稻田中的秧苗也快要移植了。蜿蜒的山涧水流急促,轻柔的山花香气扑面而来。目光所及,飞鸟都飞得很远,深藏在白云中的,是我的故乡。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题材广泛,从山水田园到政治抒怀都有所涉及。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任职于杭州期间,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骑马游历于甘山庐阜之间,感受到自然美景与乡愁的交织,因此写下此诗。
这首《白塔铺歇马》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感受。诗中以“甘山庐阜”开篇,生动描绘出一幅山色苍翠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而愉悦的感受。接着通过“林隙熹微漏日光”,让人仿佛听到了树叶间的微风,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之后,诗人描写了吴国的农田景象,通过“晚蚕初断叶”和“占城蚤稻欲移秧”,反映了农事的变化与乡村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紧接着“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两句,水流的急促与花香的轻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更是点明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飞鸟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白云深处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这种对故乡的眷恋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家乡深切的怀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国”是指哪个地区?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D. 福建
“冉冉岩花扑马香”中的“扑”字可以理解为:
A. 拍打
B. 轻轻地来
C. 挡住
D. 散开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忆?
A. 自然
B. 故乡
C. 朋友
D. 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白塔铺歇马》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园的思念,但杜甫的诗中更多地融合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忧虑,而苏轼的诗则强调一种宁静与和谐。
《山居秋暝》(王维)则通过极简的笔触描绘出山水之间的宁静之美,与苏轼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但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白塔铺歇马》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