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42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其一
文举与元礼,尚得称世旧。
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
挂冠不待年,亦岂为五斗。
我歌归来引,千载信尚友。
相逢黄卷中,何似一杯酒。
君醉我且归,明朝许来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隐士的景仰与对友人的思念。文举和元礼都是古代有名的人物,他们的名声在世间仍然被称道。陶渊明则是我心中的老师,而孔子则是他之后的楷模。我选择挂冠隐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我唱着《归来引》,即使千年之后仍有知音相伴。我们在书卷中相逢,怎能比得上一杯美酒?你若醉了,我就先回去,明天你能来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广泛,兼具豪放与婉约的风格,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对友谊的珍视。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和个人生活的起伏后,苏轼更加向往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作者通过对古人隐士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友谊的珍重。“文举与元礼”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苏轼在诗中提到陶渊明,表明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句“我歌归来引,千载信尚友”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情感,尽管时光流逝,真正的友谊依然存在。最后两句“君醉我且归,明朝许来否”则以轻松的语调结束,既有对友人的期许,也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达观态度和对朋友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古人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宁静和达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文举”是指谁?
A. 文天祥
B. 元稹
C. 陶渊明
D. 苏轼
诗中“挂冠”指的是什么?
A. 辞官隐退
B. 追求名利
C. 读书写字
D. 饮酒作乐
“千载信尚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