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时间: 2025-05-03 08:52:25

诗句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捲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52:25

原文展示: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捲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白话文翻译:

南望斜谷口,三座山峰像犬牙一样耸立。
西观五丈原,山势蜿蜒如同一条长蛇。
我怀念诸葛亮,他曾率领万骑出征汉中。
官兵如同静水,只有马蹄声萧萧传来。
诸葛亮的才能与曹丕相比,岂止是十倍的差距。
回头看三辅之地,形势宛如风卷起沙尘。
一朝长星陨落,竟使蜀地的妇女悲伤不已。
山僧又岂知道这些往事,只是一室老烟霞。
往事如云烟般散去,故乡依然在渭水旁斜倚。
客人来这里白白吊古,清泪不自觉地落下,悲笳声凄凉。

注释:

  • 斜谷:指斜谷口的地方,地理名词。
  • 五丈原:历史上著名的战场,诸葛亮出征的地方。
  • 诸葛公: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 汉巴:汉中地区,用于指代出征的地方。
  • 马檛:指马蹄声,形容寂静中传来的声音。
  • 曹丕: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帝,与诸葛亮形成对比。
  • 长星:指彗星或某种流星,寓意吉凶变化。
  • 蜀妇髽:蜀地的妇女因失去丈夫而悲伤,髽意为束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诗中对于蜀汉的回忆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望斜谷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及对历史的沉思。开篇以“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引入,展现了壮丽的山河,传达出一种英雄气概。接着通过“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形象地描绘出历史战场的形态,唤起了人们对战争的联想。

诗中对诸葛亮的怀念并非单纯的怀旧,而是将其与曹丕的对比,强调了诸葛亮的才华与历史地位。尤其在“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一句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接下来的“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则用静谧的环境与马蹄声的对比,流露出对往事的感慨与追忆。

最后几句,通过“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表现了山僧的无知与历史的无情,表达了一种对往事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南方的斜谷口,三座山峰如同犬牙般突起,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
  2.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向西望去,五丈原的山势蜿蜒如同一条长蛇,暗示着战场的复杂与险恶。
  3.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怀念诸葛亮,他曾率领万骑出征汉中,表现了对英雄的敬仰。
  4.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官兵静如流水,只有马蹄声轻轻传来,渲染出寂静的氛围。
  5.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诸葛亮的才能与曹丕相比,差距岂止十倍,强调了诸葛的英明。
  6.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捲沙:回望三辅之地,形势如风卷起沙尘,象征着历史的动荡与变迁。
  7.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一朝长星陨落,让蜀地的妇女悲伤,暗指历史的惨痛。
  8.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山僧怎会知道这些往事,只有一室的老烟霞,表现出对历史的无知与无奈。
  9.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往事如云烟般散去,故乡依旧在渭水旁斜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10.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客人来此白白吊古,清泪无意落下,悲笳声凄凉,体现了对历史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犬牙”、“长蛇”等,通过比喻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情。诗中所表现的情感基调是对过去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谷:象征着历史的深邃。
  • 五丈原:代表着战争与英雄。
  • 长星:预示着命运的无常。
  • 山僧:象征着对历史的无知和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诸葛公”指的是谁?

    • A. 曹丕
    • B. 诸葛亮
    • C. 刘备
    • D. 孙权
  2. 诗中“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中“犬牙”指的是什么?

    • A. 三山
    • B. 山的形状
    • C. 河流
    • D. 战场
  3.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 A. 喜悦
    • B. 怀念与感慨
    • C. 绝望
    • D. 轻松

答案:

  1. B. 诸葛亮
  2. B. 山的形状
  3. B. 怀念与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与李白的作品,两位诗人在历史与自然的描绘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苏轼的诗中多了一份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而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赠丁仪诗 赠徐干诗 朔风诗 其一 灵芝篇 种葛篇 飞龙篇 杂诗 杂诗 杂诗 公宴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斛之禄 圮剥 生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结余 心字底的字 无所适从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黩武穷兵 包含阊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于呼哀哉 幺字旁的字 乞儿马医 豚犊 黑漆皮灯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