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岁晚书事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7-28 11:25:03

诗句

细君炊秫婢缲丝,綵胜酥花总不知。

窗下老儒衣露肘,挑灯自拣一年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5:03

原文展示:

细君炊秫婢缲丝,
綵胜酥花总不知。
窗下老儒衣露肘,
挑灯自拣一年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细心的女子在厨房忙碌,蒸煮着米饭,纺织着丝线,而她却不知道窗下有一位衣袖露出的老儒正在点亮灯火,独自挑选着一年的诗作。

注释:

  • 细君:指细心的妻子或女子。
  • 炊秫:炊饭,指用秫米做饭。
  • :指女仆。
  • 缲丝:纺丝,指用纺车纺织丝绸。
  • 綵胜:华丽的衣物。
  • 酥花:酥饼、糕点。
  • 老儒:年长的读书人,隐喻有学问的人。
  • 衣露肘:衣服短,肘部露出来,形容简朴或贫困的生活。
  • 挑灯:点亮灯火,古时夜间读书时的写照。
  • 自拣:自己挑选、选择。
  • 一年诗:指一年中创作的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曦庐,宋代词人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平凡但温暖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与自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细君在厨房忙碌,表现出家庭主妇的勤劳与细致,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而“老儒”的形象则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学术的氛围,反映出在繁华背后,知识分子的艰辛与追求。诗中描绘的“挑灯自拣一年诗”,不仅是对过去创作的总结,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与细腻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平凡与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细君炊秫婢缲丝:描绘了细君在厨房忙于做饭和纺织,显示出她的勤劳。
    • 綵胜酥花总不知:她的忙碌中,似乎对外界的华丽与美好不甚了解,暗示了对生活细节的专注。
    • 窗下老儒衣露肘:窗下的老儒,衣袖露出,象征着简朴和学问的追求。
    • 挑灯自拣一年诗:他在灯下独自整理过去一年创作的诗作,显示出孤独而坚定的创作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比:细君的忙碌与老儒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活的多样性。
    • 意象:灯光、厨房、衣袖等意象,营造出温暖与孤独并存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家庭生活和知识追求,探讨了人们在平凡生活中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细君: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 老儒:象征知识的追求与孤独的思考。
  • 灯光:象征着知识的启迪与创作的灵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君”指的是: A. 妻子
    B. 母亲
    C. 女儿
    答案:A

  2. “挑灯自拣一年诗”中“挑灯”是指: A. 点燃蜡烛
    B. 读书时的照明
    C. 照亮工坊
    答案:B

  3. 诗中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繁华热闹
    B. 平淡温馨
    C. 旅行探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岁晚书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细腻,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写,而刘克庄则更关注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潘湖南二首 其二 代书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 微雨三首 其一 东庵上方 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 送唐德舆 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 次滕彦真韵三首 其二 呈潘潭州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漉酪 注灸 齿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身命 入乡随俗 从善如登 上推下卸 二马车水烟袋 耂字旁的字 救患分灾 户字头的字 耳字旁的字 画地自限 包含送的成语 遭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