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5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52:24
栖妻洞
作者:刘克庄
往闻耆老言,兹洞深无际。
暗中或识路,尘外别有世。
几思绝人事,赍粮穷所诣。
棋终出易迷,炬绝入难继。
孤亭渺云端,于焉小休憩。
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
尽捐滓秽念,遂有飞举势。
山灵娼清游,雨意来极锐。
蒙蒙湿莎草,浥浥凉松桂。
暝色不可留,怅望崖扉闭。
往时听老人说,这洞深不可测。
在黑暗中或许能找到路,尘世之外另有天地。
常常思索与世绝缘,带着粮食来到这里。
棋局已然结束,明白的路却难以再续。
孤亭在云端渺小,暂时在此休息。
高处眺望城阙,繁杂如同聚集的蚊虫。
尽情抛弃污秽的念头,便能感受到飞升的气势。
山中的灵气清新游荡,雨意渐渐变得尖锐。
蒙蒙细雨湿润了莎草,浸润了清凉的松桂。
黄昏的色彩无法停留,怅然望着崖边紧闭的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华,号天池,宋代诗人,晚号“天池山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主攻诗词。刘克庄的诗歌多反映自然山水、人生哲理,风格清新,充满禅意。
创作背景 《栖妻洞》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之际,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希望逃避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栖妻洞》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古诗。全诗通过描绘一个深邃的洞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之情。开头几句描绘洞的深邃,暗示了人们在尘世中的迷失,接着引出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主题。诗人通过“几思绝人事”的反思,展现出对人世烦扰的厌倦,带着粮食来到这片与世隔绝的地方,体现了他寻求灵性寄托的愿望。
诗中的意象极富表现力,“孤亭渺云端”将孤独感与自然的渺小结合,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同时,“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则通过对比,生动描绘出都市的繁忙与洞中宁静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最后,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怅望崖扉闭”中透露出深深的失落与无奈,似乎预示着对理想境界的无法抵达。
整首诗气息清新,意境幽远,极具禅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的追求,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隐逸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厌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灵性升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耆老”指的是谁?
A. 年轻人
B. 年长的老人
C. 诗人
诗中“棋终出易迷”的意思是什么?
A. 棋局结束,容易迷失方向
B. 棋局还在进行中
C. 棋局很简单
诗人对城市的感受是怎样的?
A. 热闹
B. 繁杂如蚊虫
C. 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