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8: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18:10
去国为农混里廛,
故书抛向短檠边。
台卿复壁犹温孟,
夷甫排墙始悔玄。
送老只消营藁葬,
买春不过费榆钱。
枯肠欲汲无涓滴,
谁道先生万斛泉。
离开故乡去务农,在市集中混日子;
把旧书扔向短檠旁边。
台卿的墙壁还温暖孟氏,
夷甫的墙壁开始悔恨玄宗。
送走老年只需经营草葬,
买春天不过花费些榆钱。
枯竭的肠胃想要汲取,却没有一滴水;
谁说先生的智慧像万斛泉水那样丰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故国后务农生活的场景,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开篇以“去国为农混里廛”引入,诗人身处市井,生活简朴,表现出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故书抛向短檠边”,则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台卿复壁犹温孟”,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孟子传承的儒家思想与他所处的冷漠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送老只消营藁葬,买春不过费榆钱”一句,既是对生活的无奈叹息,也是对物质生活的冷漠态度,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与顺应。最后两句以“枯肠欲汲无涓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知识的绝望,进一步突显了他对智慧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学思维,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送老只消营藁葬”中以“藁葬”对比传统葬礼,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智慧的渴望,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去国为农”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理想
B. 生活无奈
C. 享受生活
“故书抛向短檠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伤
B. 释然
C. 愤怒
“送老只消营藁葬”中“藁葬”指什么?
A. 豪华葬礼
B. 草葬
C. 火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