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呈潘潭州十首》

时间: 2025-04-26 13:48:44

诗句

江边石上白皑皑,远对难分李与梅。

因是欲占春早晚,桃花一树有新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8:44

原文展示:

江边石上白皑皑,远对难分李与梅。 因是欲占春早晚,桃花一树有新开。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石头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远远望去,难以分辨是李花还是梅花。 正因为想要知道春天的早晚,看到一树桃花刚刚绽放。

注释:

  • 白皑皑:形容雪白的样子。
  • 李与梅:李花和梅花,两者在冬季至初春开放,外观相似。
  • 占春:预测春天的到来。
  • 新开:刚刚开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冬末春初的日子里,作者在江边散步时所作,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感受季节的更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观察江边石上的白雪和难以分辨的李花与梅花,以及刚刚绽放的桃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通过“白皑皑”的雪、“难分”的李与梅,以及“新开”的桃花,传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诗中的意象清新,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作者巧妙地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体现了宋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生活情趣的审美倾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江边石上白皑皑”,描绘了江边石头上覆盖的厚厚白雪,营造出冬日的寒冷氛围。
  • 第二句“远对难分李与梅”,通过远望难以分辨李花与梅花的情景,暗示了冬末春初的季节交替。
  • 第三句“因是欲占春早晚”,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预测春天到来的心情。
  • 第四句“桃花一树有新开”,以桃花的绽放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传递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白皑皑”形容雪的白,增强了视觉形象。
  • 拟人:“欲占春早晚”赋予了作者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感受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意象分析:

  • 白皑皑的雪:象征冬天的寒冷和纯净。
  • 李与梅:象征冬末春初的季节交替,难以分辨的特性增加了诗意的模糊美。
  • 新开的桃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皑皑”形容的是什么? A. 雪 B. 云 C. 雾 D. 霜
  2. 作者通过什么来预测春天的到来? A. 观察李花 B. 观察梅花 C. 观察桃花 D. 观察柳树
  3. 诗中的“新开”指的是什么? A. 李花 B. 梅花 C. 桃花 D. 杏花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描绘春江晚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赵蕃的《呈潘潭州十首》都涉及梅花,但前者更侧重于梅花的品格象征,后者则侧重于季节变化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刺桐花 玉树曲 舍上辞归罗豫章先生 柘轩 柘轩 柘轩 舍上辞归罗豫章先生 梅林春信 静庵山居 藏春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霉的词语有哪些 书证 酒朋诗侣 弃武修文 户字头的字 爿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屈打成招 乡寺 尣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难于启齿 风轻云淡 别有心肝 应有尽有 确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