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4: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4:17:40
晚喜獾郎学,前知杜宇声。乃知常处士,不及邵先生。
晚上听到獾郎的学习声,早已知道杜宇的鸣叫。才明白常处士的才华,远不及邵先生。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歌多以豪放和清新见长,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宋代,正值文人对道德、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抒发了对邵康节才华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身及他人的学习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邵康节的崇敬之情与对自身学识的反思。诗的开头“晚喜獾郎学”意在表明即使是微小的动物,也有追求知识的渴望,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而“前知杜宇声”则暗示了对自然的敏感与对情感的体悟。接下来的“乃知常处士,不及邵先生”则是自我反思,表达了对常建的尊重与对邵康节的学识的崇拜。整首诗简练而意蕴深厚,既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也传递出对高人之风采的向往,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强调了学习的价值和追求优秀的精神,同时表达了对前辈的尊敬与自我反省的意识。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獾郎”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乃知常处士,不及__”表现了对谁的敬仰?
判断题:刘克庄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和清新为主。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