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1:54
焚黄
作者: 陆游 〔宋代〕
啼呼梨枣忆儿时,
驹隙频经日月驰。
早岁已兴风木叹,
余生永废蓼莪诗。
燎黄恩重空垂泣,
戴白身存敢自期。
足蹇仅能成拜起,
篮舆归路不胜悲。
在梨树和枣树下啼哭,回忆起童年的时光,
马儿在瞬息间奔跑,日月交替过得飞快。
年轻时曾因风木而叹息,
如今余生已将蓼莪的诗作全然废弃。
焚烧着的黄花恩重,让我无奈地流下泪水,
身为白发老者,敢于对未来有所期许?
双腿残疾,只能跪拜而起,
乘坐着竹篮归家的路途无比悲伤。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的一生历经国家的沧桑,时局的变迁,诗作多反映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陆游的诗风以豪放、深沉著称,常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
《焚黄》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其人生的低谷期。诗中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正反映了他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悲伤。诗作中提及的“蓼莪诗”则暗示他曾有的理想与追求,如今被现实所困绑。
《焚黄》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慨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境遇的沉重思考。开篇以“啼呼梨枣忆儿时”引入,勾勒出一幅充满童趣与美好回忆的画面,随即转向现实的残酷与无情,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促,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诗中提到“早岁已兴风木叹”,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表明尽管年轻时曾对未来充满希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感慨与失落愈加明显。尤其是“余生永废蓼莪诗”,更是痛切地表达了对理想和创作的放弃,仿佛是对人生意义的质疑与反思。
在情感的层次上,诗句“燎黄恩重空垂泣”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对恩情的追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最后两句“足蹇仅能成拜起,篮舆归路不胜悲”,则将个人的无力感与人生的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象征着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他虽身处低谷,却仍不失对生活的反思与热爱。
全诗围绕对人生的回顾与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迷茫,最终形成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啼呼梨枣忆儿时”中,梨枣象征什么?
A. 童年快乐
B. 失落的理想
C. 现实的悲伤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燎黄恩重空垂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
C.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B
“篮舆归路不胜悲”中的“篮舆”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童年的快乐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