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3:07
谢朓的《诗》原文如下:
夜条风淅淅。晚叶露凄凄。
在这静谧的夜晚,微风轻轻拂过,树枝摇曳作响;傍晚的树叶上沾满了露珠,显得格外凄清。
在古代文学中,夜晚、风、露水常常用来象征孤独、凄凉之情。谢朓作为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谢朓(约464-499),字允和,南朝栋梁之一,才华横溢,早逝于世。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凄清的氛围。开头的“夜条风淅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微风拂面的静谧夜晚,听到树枝摇曳的声音,感受着自然的细腻与柔和。接着“晚叶露凄凄”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傍晚的叶子上沾着露珠,显得格外清冷,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谢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温柔的夜风与清冷的露珠,形成了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强烈对比,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恰恰是南北朝时期文人普遍的心理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这种情感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
诗词测试:
诗中“风淅淅”形容的是( )
A. 风很大
B. 风声细腻
C. 风声刺耳
D. 风声消失
“晚叶”主要指的是( )
A. 早晨的叶子
B. 中午的叶子
C. 傍晚的叶子
D. 夜晚的叶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谢朓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王维的诗更注重于山水的描绘,而谢朓则通过夜风与露水体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